[研经会之六] 蔡丽贞博士:爱情果如死之坚强﹖

20110808min_pic5.
蔡丽贞博士第六讲早堂研经会上以"大衞与米甲—《雅歌》中的情人失和"为题去讲面对夫妻的权力角力。(图:基督日报/ 陈丽斯)
蔡丽贞博士第六讲早堂研经会上以"大衞与米甲—《雅歌》中的情人失和"为题去讲面对夫妻的权力角力,更深入探讨爱情的观念,相当精采。经文取自《撒母耳记》下6章20至23节及《雅歌》5章2至6节。

《撒母耳记》是阳刚并重的政治角力,《雅歌》则是柔情的爱情故事。今天蔡博士将大衞及米甲的故事放在《雅歌》中,焦点放在爱情的触礁及夫妇反面的角度。

爱情的触礁

《雅歌》中的情侣两次因误会挫折而分手。《雅歌》是经过编辑的情歌,不跟时间编排,但其实有内在的凝聚性与一致性。三章及五章记录了两次的争吵冲突,分别描述了男女双方分手后互相寻找不到的痛苦。两次寻找情人的描述均似梦似醒、疑幻疑真的你氛,良人以充满爱意亲暱的呼唤叫唤佳偶,但佳偶却躺在床上迟延起来,显得反应冷漠。她起来时良人却走了,于是佳偶失魂落泊地到处寻找。蔡博士问:"情海真的波动如天气难测吗﹖若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若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第二章中女子说:"我是沙仑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男子则回答:"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女子谦卑地说自己不过众多花朵之一,但男友却认为是不寻常、不易摘取的花。蔡博士说玫瑰有刺、百合则长在荆棘里;骄傲与偏见是双胞胎,同时存在情侣身上。偏见使人听不见对方的话,因在乎彼此时会有争吵,争吵后需要花更多时间调协,需要更多恩典。

蔡博士又注意到二章16节"良人属我,我也属他"及7章10节"我属我的良人,他也恋慕我。"两种表达看来相同,但实质有微妙的差异,反映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争取主导性,本是良人属我,但将我属我的良人放在前面是谦柔的委身。经过分分合合,双方看到亲密的重要性,因而开始尊重对方感受,给对方自由的空间。

大衞与米甲

蔡博士接下来看了大衞与米甲夫妻发生口角的例子。扫罗本要将大女儿米拉给大衞,但他出尔反尔,将米拉给别;但米甲爱大衞,扫罗便想借此要杀大衞,要大衞以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为聘礼,没想大衞喜悦做王的女婿,很快便将比扫罗要求的数量更多的阳皮弄到了,可见大衞对米甲有意。后来大衞得民心,并得到扫罗儿子约拿单的心后,后扫罗将米甲给了帕提为妻,像拉班欺骗雅各一样。后大衞在犹大作王,押尼珥想投奔大衞,大衞以要回米甲作条件,要求伊施波设把米甲还给他,伊施波设只能将米甲的丈夫强行抢走。

米拉跟米甲都是政治筹码的牺牲品,没自己的自由选择。对于大衞米甲是他能接近权力核心的工具。扫罗虽死了,他的后代仍想作王,而将米甲取回来使大衞可以合理化地合并犹大及以色列的支派,因此大衞跟米甲的婚姻仍有政治因素,关系令人困惑。

除《雅歌》的女主角以外,米甲是圣经中明白地表明爱上男人的女子。大衞爱米甲吗﹖蔡博士相信大衞对她是有感情的。大衞是多情种子,除米甲至少有七个妻子,又立不少妃嫔,此外更不乏政治联婚,但最爱大衞的应是米甲,他是米甲情窦初开时的梦中情人,又是大衞付出昂贵代价娶回来的,大衞说:"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她是我从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所聘定的。"大衞江山已稳,但他的元配却是别的男人享用过的,情何以堪!情理来说他非把米甲要回来不可。蔡博士认为这对乱世鸳鸯是经历峰火战争所分开,又重新得回,理当珍惜这份情缘。但他们二人聚少离多,更涉及两个王朝间的权力交替。

蔡博士又谈及大衞跟米甲的夫妻冲突发生在一次具政治含义的事件上。大衞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以为其管治正名。大衞在欢乐气氛中忘情在神面前跳舞,但米甲却轻视大衞此有失君王身份的举止。大衞回去要给家眷祝福,却给米甲在门口阻止:"以色列王今日在臣仆的婢女眼前露体,如同一个轻贱人无耻露体一样,有好大的荣耀啊!"她的怒气令语气刻薄。大衞不甘示弱,语气同样强势地回敬她:"这是在耶和华面前;耶和华已拣选我,废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华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华面前跳舞。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为轻贱。你所说的那些婢女,她们倒要尊敬我。"大衞表示不后悔自己举动,会更爱上帝过于自己的声誉。此前大衞重看与扫罗家的联合,但此时将自己从扫罗家退出来。最后"扫罗的女儿米甲,直到死日,没有生养儿女。"《圣经》以无儿作大衞跟米甲关系的结论,是由于大衞不再与米甲同房﹖是大衞不再爱米甲﹖是上帝惩罚米甲轻视其受膏者吗﹖此处留给读者思考忆测。

蔡博士又说,近代有学者为米甲抱不平,认为米甲只一次过犯便落得悲惨下场,没有有寻找良人的机会,不似《雅歌》里失和的情侣后来得以破镜重圆了。以色列受膏君王大衞可能是无情无义的丈夫,漠视曾深爱他、曾救他性命的妻子。爱情的突然转变带出悲剧情的结局,令人惋惜。

独身还是婚姻﹖

蔡博士认为此处给我们提醒:单向的爱情固然痛苦,但一旦爱情转为双向时,不单容易对双方都造成消极的伤害,更要负起伤害别人的责任。她说:"快乐与痛苦、享受与忍受本交织一起。到底单身较快乐,还是结婚较幸福﹖人快乐时往往会忘记曾经的痛苦,痛苦时则忘记曾经的快乐;吵架时恨不得与对方分手,分手后又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夫妻吵架难免,本可借此增加彼此认识,并带来适度的调节和退让。但有的冲突过度时会走火,带来双方受伤甚至分手,所以恋爱的情侣或夫妻要小心吵架的杀伤力。

蔡博士提到独身的问题。马丁路德认为独身和结婚都出于神的指意,而通过婚姻让人成长,学习仁爱、忍耐等美德。每个人都要领受神带领和恩赐,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而不需理会世上的流潮或别人的眼光。她表示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结婚或独身都不是幸福的指标:婚姻不是避难所,只有上帝是人的保障。德国神学家潘霍华说:"不能独处的人不能过团契生活,凡不能团契生活的就要小心独处;但只有团契没独处是肤浅的,而只有独处而没有团契的心也只有寂寞。"

蔡博士则认为:"不会独处的人亦不适合过婚姻生活。"作家艾伦迪波顿擅写恋爱题材,他说:"本质来说除非我们爱,否则不算真正活过"人在爱中找到自我身份,得到自我肯定,藉爱我的人自我了解,洞察真我。身边很多人但都不知道我自己,能在一个人的臂弯里找到避风塘、在爱的人里找到安慰值得欣慰;唯有爱自己的人指出个性里连自己亦难以面对的一面。生命的伙伴不容易获得,因此更应好好珍惜。

爱情只是上帝诸般恩典的缩影

《魔戒》中美丽的精灵宁可与凡人恋爱不惜失去永生,选择短暂的生命胜过没爱与喜怒的无味日子。《雅歌》颂赞爱情的珍贵,更说:"爱情如死之坚强"。如世上的诗人歌颂爱情的美好与永恒,但蔡博士认为爱情只是上帝诸般恩典的缩影或反映,爱情不是一切,只是一个过程。她认为人间的情爱并非完全没条件,基督徒论婚嫁亦会有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考虑,这一方面与外邦人无分别。纵使基督徒不要求才貌、背景、家室、背景等相符,亦会在乎对方的学历、灵性深浅、是否能谈得来看得顺眼。到谈恋爱时,爱得诗情画意、死去活来,但只有入到婚姻之内才能领教现实与梦境的分别。

电影《Hilary and Jackie》讲述廿世纪大提琴家Jackie的真实故事。Jackie成名后患上手臂萎缩,一次演奏前她找不到药,她问当指挥的丈夫:如果我一天不能拉琴你仍会爱我吗﹖丈夫回答如果妳不能拉琴的话那就不是你了。Jackie她立即伤心离开了。当初两人结合是由于彼此赏识对方的音乐才华,但当妻子患上致命的疾病时才爱才华之外的妻子。

在婚礼祭坛前,男女双方将自己交给对方,无论顺境、逆境、富裕贫穷、健康患病都与对方厮守。蔡博士表示神圣的誓词很重要,但只有在真正踏入婚婚生活,遇上配偶长期失业或患病才需要爱情的真枪实弹。人有一日容貌会衰落,会向对方发脾气,对方需要时不一定能给予满足;人与人间的爱情短暂而有限,受时间、空间、能力、罪性辖制,与神比较有天渊之别。她认为人与神本质有根本的差别,不需将人间的爱情捧到天上,认为缺了爱情的一环就是人生的缺陷。她又提到保罗、约翰‧斯托德等人均一生独身,但生命仍可丰富而充实。

"我寻找他,竟寻不见"

蔡博士认为,有时人就像《雅歌》的女主角一样,怠慢神,冷落神,不让祂进来。"城中巡逻看守的人遇见我,打了我,伤了我;看守城墙的人夺去我的披肩。"直至我们发现自己赤身露体的落泊。"我寻找他,竟寻不见"显出找不到爱人的痛苦及情人不在时的空虚。蔡博士说:"我寻找他,竟寻不见"是《雅歌》的关键,亦是《圣经》其他书卷的主题。神的子民离开神后,不断受挫和渴望寻找是旧约的主题、故事的主轴及人类的经历。

离开神的人历尽痛苦,但如果明白痛苦就应去寻找真神,但圣经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最后蔡博士表示要作一下神学调整:"当神寻找我们时我们或会延迟或拒绝,直到一日我们像以色列人及佳偶,在圣灵的光照下醒悟过来,去开门迎接神,或回头去寻找神。"

相关新闻:
[研经会之一] 蔡丽贞:要学会放手 教养下一代交托神
[研经会之二] 蔡丽贞:"约柜流浪记"vs"耶稣受难记"
[研经会之三] 蔡丽贞博士:约柜再显神威!
[研经会之四] 蔡丽贞博士:英雄何竟仆倒!
[研经会之五] 蔡丽贞博士:成为灵里健康的"恩典之子"
[研经会之七] 蔡丽贞博士:最令大衞心悦诚服的女人—亚比该
[研经会之八] 蔡丽贞:以父之名—宗教与政治界线
[研经会之九] 蔡丽贞:惊爆七日—基督受难前的权力交峰
  • 带著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

  • 中国家庭教会接收奉献遭"诈骗罪"指控 引发国内外联合声援

    近年来,中国多地家庭教会因接收信徒奉献被当局以"诈骗罪"名义进行刑事指控。临汾圣约家园教会成为最新的目标。2024年年底,教会成员、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领袖联合发布声明,表示反对以"诈骗罪"名义迫害教会,呼吁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释放被捕人员。

  • 韩基总呼吁WEA2025主办教会停止财务支持 并要求关键领导人辞职

    1月17日,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简称CCK/韩基总)发表声明,对计划于今年10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世界福音派联盟(WEA)大会提出质疑。该声明敦促即将承办WEA2025大会的爱之教会(Sarang Church)将其对WEA的财务支持公开化,并要求负责筹备大会的关键人物——WEA副秘书长塞缪尔·蒋牧师(Rev. Samuel Chiang)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