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讯】角声癌症关怀事工主任龚振成弟兄,日前在角声使命中心开办特别讲座来集中探讨如何运用团队来帮助癌友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及其家属。
续 角声特别讲座:探讨如何以团队服务癌友及家属(一)、(二)
谈及心灵支持方面,龚弟兄提出三个原则:帮助被关怀者真实地经历他(她)的感受;伴他(她)同行,不要加快、延缓或改变他(她);以学生的态度来学习。
他补充说,每个人在病痛或患难时的感受都是很独特的,因此关怀者要能设身处地地与被关怀者同行。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来规劝或教导。
另外,龚弟兄又特别讲到作为基督徒关怀者也应"以神为主"的态度来提供心灵支援。对此,他提出六点建议:尊重神的主权,认定我只是他的器皿;了解对方的需要,重视对方的感受;关怀者的角色是去关心和爱对方;
鼓励对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享受其结果;尊重对方的自主权和神在对方身上的工作;控制自己想要操纵对方的行为。
他特别提醒基督徒关怀者铭记最重要的就是把被关怀者带到神的面前来,让神自己回应他和满足他所有的需要。当关怀者把他带到神面前来的时候,他可以跟神建立一个关系,让他自己来经历神。
他同时也指出关怀者并不是替病患及其家属解决所有问题的人。倘若被关怀者自己有能力去做事情,就不要过分依赖关怀团队,因为这样的依赖是一个不健康的关系。其实,一个接受关怀的人也要学习如何去面对他(她)自己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甚至还能享受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成果。
接著,龚弟兄讲到关怀团队发展的第三步骤--连接被关怀者和关怀团队。关怀团队藉著初次探访、团队会议、再次探访和有效的沟通与被关怀者连接起来。
团队代表或队长藉著初访可以了解被关怀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届时团队运作的方式,再将对方的需求带回团队讨论。如果关怀团队是刚刚组建的,就要先为所有队员举行一个关怀团队的说明会。
关怀团队说明会内容大体包括五方面内容:了解每位元队员能够提供的服务和时间;解释(说明)团队模式和队员的基本协定;设定团队服务的范围和界限;学习如何提供心灵的支援;决定未来团队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关怀团队发展的最后一步就是维系关怀团队和支持它的运作。关于维系方面,龚弟兄提出五点:每月召开一次团队会议;清楚地登记服务轮值表;每周有队员轮流担任联络人;由他负责与被关怀者联络;运用电话网路/电邮/E-Group来沟通。
此外,他还提到团队的支持有赖其他团队经验丰富的教练赖辅导。同时教会的牧师、长执也应当督导团队的运作,好让关怀团队可以成为牧师的助手来关心生病或有特殊需要的人。若有机会让众多关怀团队一起分享经验,可以彼此激励和学习。
角声特别讲座:探讨如何以团队服务癌友及家属(三)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