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儀式反反覆覆很無聊? 這樣想就錯了!

1
1

浸信會公民道德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RLC)副主席兼《今日基督教》「牧師版」特約編輯丹尼爾·達林(Daniel Darling)指,教會儀式雖然是重複性的,卻自小造就了基督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童年開始教會生活

達林指他在教會長大和受洗,39年來每一刻都和教會不無關係。他的父母是第一代虔誠的基督徒,父親是一名管道工,自願幫教會做建築;母親擔任義務秘書,後來擔任幼兒教師。每次教會一開門,他們一家早已在等待。

自五歲起,他就在教會事奉:週日早上、黃昏和週三晚上的祈禱會。在事奉的時候,教會不許他畫畫、要他端直而坐,亦不可以打盹。

在青少年時期,他覺得教會有點無聊,但在夏令營或事奉時,卻令他有些感動。很多時候,包括已為牧師的那幾年,他每星期都做幾乎相同的事情,包括唱熟悉的讚美詩或合唱、讀聖經和聽講道。

他指小時候最常聽到的信息是:教會不是純粹一棟建築物或只提供服務;而是上帝呼召人們,讓人的生命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同時,他從學習中知道教會不是讓他進入天堂的途徑,唯有通過上帝差派祂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罪人再次與上帝建立關係才可進入天堂。

恆常的崇拜事奉能銘記神

達林指他到現在仍然相信要需與上帝建立關係,同時,他表示教會以另一種方式拯救了他。他參加教會週日的活動、講道活動和崇拜。而上帝通過他參與恆常的崇拜事奉啟廸他的心靈。

達林知道雖然唱詩中,他不會完全掌握歌詞意思,但在黑暗和暴風雨的季節,首先進入他腦海的就是在教會學習的詩歌、星期三晚上在Awana班上記住的經文和站著大聲朗讀的聖經章節。

在恐懼和焦慮的時期,他看到馬丁路德史詩般的讚美詩《堅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上主是我堅固保障,莊嚴雄峻永堅強;
上主使我安穩前航,助我乘風破駭浪。
惡魔盤踞世上,仍謀興波作浪,猖狂狡猾異常。
猙獰殘暴非常,陰險絕世惡無雙。

當他感到不安時,他又會記起衞理公會的讚美詩《救主之愛》(I Stand Amazed in the Presence):

拿撒勒人耶穌面前,我站立心便愕然;
希奇祂也把我愛憐,我罪汚竟蒙赦免。

還有盲人詩人芬尼·克羅斯貝(Fanny Crosby)的讚美詩、以撒·華茲(Isaac Watts)宏偉的歌詞和比爾·蓋瑟(Bill Gaither)簡單的旋律等。這是他年輕時受嚴謹教導時學到一小部分的讚美詩,當時他還未意識到這些詩歌的作用。

詹姆斯·A·史密斯(James K.A. Smith)在他的著作《你是你愛的》(You Are What You Love) 一書中談到人心志的形成:

沒有重複就不能形成。美德的形成需要練習,沒有不重複的習慣。例如,我們樂於接受重複,作為我們生活中其他各個領域的重複 - 例如,磨練我們的高爾夫揮桿練習,鋼琴和數學能力。若主使我們成為習慣的生物,為什麼認為重複對我們的精神成長是不利的呢?

達林反思教會的重複活動為他建立了深厚的神學觀,因為這些重複的儀式訓練心靈。當唱著同樣的讚美詩和騷靈歌曲;聽到同樣的福音時,可以再次記起上帝對我們的愛。通過舉起聖杯,吃著代表耶穌身體的餅,紀念上帝透過祂的兒子與我們重新建立關係。

達林強調,不要誤解教會的創新形式,畢竟這是一個新時代,教會同時要尋求創新的方式來傳達古老的故事。他提醒我們,創新不是隻講新的故事,而是一種形式的設計,傳達古老而美妙的救贖故事。

另外,他再三指出,事工的工作並不是尋找令人興奮的新方法,而是要找到引起人們對耶穌奮興的新方法,是一種塑造人心靈的永恆儀式。最後,達林説:「因為你的會眾可能是孩子,他們不知道歌詞的意思,聽不懂經文,並且在不感興趣的講道中打瞌睡。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上帝的靈通過『無聊』的教會事奉,深深地植根在他們心中。」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