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福音会香港分会主办的"灵恩运动与中国教会"研讨会,于10月14日假浸信宣道会恩雨堂举行,讨论内容包括历史中的灵恩运动、中国教会的灵恩现象、灵恩与民间宗教化问题等。
追求道与圣灵的更新
杨庆球牧师首先介绍了灵恩运动的历史,以及孟他努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大公教会拒绝的原因。他又提到十八世纪卫斯理的圣洁运动,包括追求成圣和圣灵充满,也影响到日后的灵恩运动。另外,中国教会面对民间宗教化的问题,例如农民希望家畜的疾病得到医治,为了个人的利益祈求圣灵的帮助等,杨牧师说这些追求灵恩的教会,需要在神的话语上建立。
至于华人教会或香港教会对灵恩的态度,杨牧师认为普遍来说教会都存有戒心,部分原因是在六十年代的灵恩运动,灵恩派的教会对其他教会不太友善,也造成很多人的分裂,这些都需要医治。不过他又表示看到香港教会都是越来越追求圣灵,他个人就认为基督与圣灵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圣灵的工作就是彰显基督。
总括而言,杨牧师说:"我们需要在道里面紥根,也要追求圣灵的更新,教会不需要对灵恩存有抗拒的态度。圣灵的工作很丰富,也可以渗入社会的层面,相信这是廿一世纪的教会需要的。"
如何帮助中国灵恩派成长
接著由李锦纶博士讲解中国教会的灵恩问题,他从解读问卷看中国教会灵恩派与非灵恩派的差别,指出一些灵恩派的特点,如比较不以知识和教义为重,他们重视经历;灵恩派认为方言、灵歌乃属灵记号,重视圣灵的内住。此外,灵恩派的表达方式也不拘谨,重视群体互动和大型活动的力量。
他又介绍了中国教会的特别处境,如家庭教会较追求灵恩及重视宣教,支持灵恩工作的人,认为圣灵工作可带来复兴;反对的人则认为难以控制,所以应从真理角度分辨圣灵的工作。
最后刘达芳博士回应李锦纶博士谈及的"中国教会的灵恩问题",她认为虽然中国基督教增长很多时候是有赖神迹奇事,但中国的基督教却不像民间宗教,因为圣灵亦叫信徒的生命改变,而且他们不但有能力,也有爱心;信徒们对社区有贡献,包括慈善工作、教育和社区组织;他们也著重解决极性的问题,包括世界的来源、性质和生命的意义等。
"所以我们要活出平衡,例如恩赐及经历若不建基于神的话语上,很容易流于肤浅。"刘博士说,"保罗传福音是以宣讲、生命见证及神迹奇事互相配合的。初期教会生活以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及神迹奇事为特征。我们在真理上紥根后,也可以充分运用圣灵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