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也是以爲救世军只是卖旧衣服的,……现在我加入救世军16年了,从没有后悔过。""我越认识救世军,越爱救世军!"救世军三藩市湾区华埠堂梅章建文少校在接受访问时,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和喜悦,不住分享救世军的历史、使命和工作,数算她在救世军服事的恩典。
救世军的服事深深感动我!
许多人都知道"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救世军"这句话。梅师母表示她开始接触救世军时,首先被救世军的服务所感动。
梅师母分享说:"救世军有照顾年轻妈妈的服务,这些只有十多岁的怀孕少女,被家人赶出来,救世军收留她们、照顾她们直到孩子出生,之后仍会继续照顾她们的孩子直至这些年轻母亲完成中学。"
"救世军的服务不是照顾他们的一时所需,更是帮助他们整个人,改变他们的生命。"梅师母说:"试想这些被人遗弃的年轻妈妈和孩子非常悲惨,幸得救世军救了她们。"
美国钗h酗酒或者吸毒者,救世军不但帮助他们戒酒戒毒,更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同时救世军建立工厂,收集和翻新衣物电器,在平价市场售卖,为重新投入生活的人提供了工作职位。
梅师母表示救世军还开办了许多学校,在欧洲、美国、澳洲、香港、台湾等不同国家有110多间;救世军在中国也开办不少工作如教育、赈灾等。"真是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救世军。"
救世军正正是为传福音!
许多人以爲救世军只是提供社区服务,但其实救世军更重视传福音。梅师母说:"救世军以传扬救恩为使命,拯救世人的灵魂,也救世人的身体。"
她说:"对于连生计都不能维持的困苦大衆,你如何向他们传福音呢?所以救世军先给他们食物,拯救他们生命,然后给他们福音,让他们知道拯救他的是神,从而归向基督。"
以军队管理教会的救世军
这个异象从救世军的建立开始至今没有改变。1865年英国伦敦脏兮兮的街头,创办人卜维廉原为循道会牧师,因看到酗酒者、妓女还有贫困大众被教会赶出去或者只能站在教会最角落的地方,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他离开教会,组成基督教布道团,以爱关心街边的穷人和饥饿的孩子们,并开始建立教会,更陆续扩展至世界各地,并于1878年易名为"救世军",以独特的军队形式进行,表示更有力对抗罪恶。
救世军是一个以军队形式管理的教会组织,梅师母表示,许多人都对救世军的军服都感到好奇。其实此制服不单只是外表,因爲军队代表自律、服从,所以穿著制服就代表自己是救世军的一员,是基督的精兵。
制服上綉的两个“S”字 (中文是两个"救"字)代表自己得救,然后去侍奉别人。这也是救世军的精神。"心向神,手向人",不是口讲,而是行动,真正去帮助,体贴别人的需要,与神和人建立好的关系。
此外救世军的旗亦代表了救世军的精神。蓝色代表圣洁,红色代表耶稣基督的寳血,黄色代表荣耀。中间写著血与火,代表圣灵与火的洗礼。
而救世军在训练门徒方面又是如何的呢?梅牧师说救世军与一般教会一样有牧养、门徒训练,培训领袖。加入教会之前首先明白圣经的真理,这是排在首位的;然后是学习救世军的历史和使命;并了解救世军的背景和精神。
梅师母说:"我们的制服令我们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她忆述起她在救世军训练学院受训时候的事情,在纽约一个非常黑暗地方,聚集了吸毒和醉酒的流浪汉,没有人敢进入此地,更不用说讲福音。"但是救世军的人可以进入,因爲人人都知道救世军的工作,看到救世军的军服就知道是救世军的人,不会受到攻击。"
梅师母表示一次经历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救世军的精神。"那时我也冒著很大胆子,穿著军装走入去这条街道,真的很黑暗的地方,随处能看见有人在买卖和吸食毒品。我很记得我与一个睡路边的黑人女人谈话,她因爲毒瘾而被家人赶了出来,她很想念她三个女儿,但是又戒不掉毒瘾所以不能回去,感到很痛苦。我那时很感动,很想给她鼓励,不知道哪里的勇气就抱著她为她祷告。"
"我那时感到她的身体是颤抖的。我的心也颤动了。"她深感神给救世军的使命,就是向这些被人遗弃的人传福音,将救恩带给他们。
梅师母说穿著军装有更多机会向人传福音。比如去曙U吃饭时候,常常有人会问:"你们是航空公司的吗?还是警察?"然后他们会回答"我们是救世军!"打开了话题,继续谈救世军的故事和精神,与他们分享基督的信仰。
贫穷却意外地富足
救世军能够在全世界建立起来,中间有著神的带领和祝福。梅师母说,因爲救世军教会专向穷人传福音,会衆都是穷困的,信徒奉献不多,有的更需向教会伸手求助,但是奇妙地救世军得到神丰富的祝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救世军救援了钗h的伤兵,照顾许多难民,这大班二战时候得救的人深深不忘救世军的恩惠,临终时纷纷捐出他们的财产、房契等,于是救世军在物质上丰盛起来,事工扩大去更多的区域和更多范围,帮助更多的人。
救世军三藩市湾区华埠堂在华埠服务120周年,最近举行了一连串的堂庆活动,来自香港的救世军圣乐团在市中心和教会举行多场音乐会;上周五举行盛大的感恩晚会,救世军人员、义工和华埠居民同庆,衆多人分享救世军无微不至的服务以及对他们生命的影响;上周日救世军带领更"见证基督大游行",逾千人参与,轰动华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