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琪:即或不然,仍不甘心失去气节,仍只能讨神的喜悦!

但3:18即或不然

太7:23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摩5:24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在"被代表"的三年半,香港已经面目全非。极多的香港人对未来,可以说,是自文革以来,未曾有过的,那么深层和广泛的忧虑、担心、惧怕和无奈。

再加上近几年,中国不断地打压维权律师、无故地强拆众多教会的十字架、严厉打压和随意囚禁发声的基督徒律师和牧者后,我们对国家正在走的方向感到极大的忧心、痛心、不明白和惧怕。我们越来越惧怕要经历"一国一制"的日子!

我们愤怒、我们担心、我们惧怕、我们胆怯、我们无能、我们怕事、我们忧心、我们痛心、我们迷惘、我们是蚁民,但我们不甘心成为"不理世事、不问对错、视若无睹、奴颜婢膝、阿谀奉承、指黑为白、缩头乌龟"的基督徒。

我们渴慕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有气节、有腰骨、有道德、有尊严,被世人尊重的中国人。
我们渴慕作为"有良善、有忠心的中国的基督徒":能祝福万民的基督徒,能与众多民族的基督徒连手祷告、同工同行、心心相连和兴旺福音。

但我们实在为香港近年的倒退非常痛心、忧心、愤怒和无奈。
我们实在为中国次文革风的倒退感到痛心、忧心、惧怕和迷惘。

难道成为"中国人"这身份的代价,就要让滥用霸权的人随意践踏、任意欺凌、捏造罪证、随意囚禁吗?
难道成为"爱国的人士"这身份的代价,就只能成为"不理是非、奴颜婢膝、阿谀奉承、指黑为白"的奴才吗?
难道"中国式的站起来",就要让仍有良知的同胞和世人"讨厌、看不起和鄙视"吗?
难道"人民的共和国",就只剩下"专政",不再有"人民",不再有"民主"吗?
难道我们的政府只能不断敌视和蔑视我们的年轻人,直到他们一个一个变为敌人,追击他们,直到他们对政府、前景和国家都绝望为止吗?
难道我们众多有岗位的"基督教的领袖们",就只能"不理对错、不问世事、忍气吞声、惧怕权贵"吗?
难道我们只走上"被代表、被撕裂、被移民、被抗争、被嘲弄、被绝望"的绝路吗?

面对浙江教会被强拆十字架,基督徒领袖被无辜抓拿和囚禁时,我们仍能发声的香港和境外各地的教会,难道就只能单单默默无声吗?

假如香港教会的十字架被强拆,
假如香港一千多间教会的十字架纷纷都被强拆,
假如热心为教会发声的律师顾问被囚禁,
假如我们有名望的牧者勇敢发声后,就被解除职务,并被刑事控告,
我们仍是单单默默无声吗?
我们会如何回应呢?

我们会向不义、霸权说"不"吗?
我们会组织祷告会和支援队吗?
我们会否不断为在上掌权者祷告,求神改变他们的心思吗?
我们会否站出来,谴责阴谋和霸权,劝谏愿纳谏的政权,并向至高者求伸冤求怜悯吗?
我们仍有效法但以理等人的基督徒吗?
我们会如何回应呢?

作为基督徒、作领袖、作为仆人,我们留给年轻人的历史榜样是什么?
是"不理对错、不问世事、忍气吞声、惧怕权贵"的榜样吗?
是"不理是非、奴颜婢膝、阿谀奉承、指黑为白"的榜样吗?

我们在压力、风险、许多的惧怕和张力下,
我们仍能为"公义、真话、受压迫的人、被囚的基督徒和牧者"站出来,说一两句公道话吗?

我们仍愿意藉著我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的年轻人:
因为有神,我们仍有骨头和气节!
因为有神,我们仍不投靠黑暗!
因为有神,我们仍不轻言绝望!
因为有神,我们仍深爱著你们!
因为有神,我们仍与你们同工!
因为有神,我们仍坚持奋斗和真爱!
因为有神,我们仍不敢放弃香港!
因为有神,我们仍不放弃中国教会的众多弟兄姊妹和我们的同胞!
因为有神,我们仍努力广传福音!
因为有神,我们仍发声和祷告守望!
因为有神,即或不然,我们仍只讨神的喜悦!别无选择!
这是你的祷告吗?这是你的心声吗?

转载自华人神学园地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