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书院探视"未来趋势"冯韵儿:重寻公民身分 梁永泰:幽暗处创造价值

恩光「未来趋势」研讨会 冯韵儿:重寻公民身分 梁永泰:幽暗处创造价值
恩光"未来趋势"研讨会 冯韵儿:重寻公民身分 梁永泰:幽暗处创造价值

在急剧转变的社会,未来无法预测还是有迹可寻?恩光书院2月12日举行研讨会"未来趋势与自我创造",该院教务长、副教授冯韵儿指出,人在不确定的未来产生害怕,寻找身分、认识历史、具备全球化视野以配合大时代来临;梁永泰院长则从圣经与历史人物道出大时代中人遇见神,生命就得以重新创造。

冯韵儿:阅读时代认识当下角色

冯韵儿在研讨会开首提出一问,为甚么要谈未来趋势?她解释,人面对从未有或多个同时发生的转变会有害怕、身分认同引起的焦虑,因此阅读时代认识人在当下的角色至为重要,并指出今天社会正面对科技将人定型、中西方矛盾、生态危机的问题。

科技将人定型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意味著将人的决定外判,牵涉各范畴如银行借贷、法官判刑、公司聘请都借用大数据分析,弊处是机器学习很难做到公平和透明,并非保持中立而是建立在隐藏的假设和价值观之上。

其背后带出数据主义(Dataism)的问题,以色列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Homo Deus)提到数据主义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类科技一直都在追求生物的解构,其终点就是极致的数据化,导致人文的消失,用机械解释、操纵所有事物。"

此外,掀起社会热话的元宇宙(Metaverse)早于1981年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Vernor Vinge)在《真名实姓》(True Names)已提出这观念,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接机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具三大属性:时空拓展、经济增值、人机融生,由于目前监管元宇宙发展的体系未成型,导致存在身分认同危机、人格解体等风险。

中西方模式转移

金融时报首席外事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2017年提出东方化的概念(Easternization),亚太地区正在塑造全球政治,他用东方化解释世界政治事务,例如中东陷入无政府状态、西方民粹主义崛起都与东方化有关。

在新世界秩序,传统国际合作机构过时,群雄崛起出现多边主义带来不稳定的地缘政治、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两极化等现象。

冯韵儿指,处身于合一与多元的世界,寻找自己的身分和历史,既是世界公民也札根于本地,才有全球化的视野,以全球化的公民身分配合大时代。

生态危机的时代

据世界经济论坛《2022全球风险报告》,未来十年全球严重风险计有四方面:气候危机、社会鸿沟、网络风险、不平衡的全球复苏。气候危机占首位,生态危机的时代出现多方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城市污染造成社会不稳定,加剧不平等。

冯韵儿总结,生态危机长期未能解决,背后反映文化和价值的趋势,牵涉道德问题,例如粮食短缺,人以为用科技可以解决但解决不到;超级资本主义,人既是消费者又有公民身分造成张力、人自视为宇宙的中心点等。

梁永泰:圣经人物在幽暗处自我创造

梁永泰从圣经、历史人物看自我创造。他指,自我创造是进到自己或民族最幽暗之处,领受上天而来的召命,改变社会的困境,走出一个长远超越个人生命的历程。

圣经人物有摩西、约瑟、但以理、保罗。摩西在旷野被神呼召,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走向未来;约瑟被卖坐监未气馁,适逢各地大饥荒为法老解梦;但以理年少时被放逐掳去巴比伦,为帝王解梦预视跨世纪的未来;保罗在大马色遇见主蒙召,犹太人却拒绝福音,将福音转向外邦人参与上帝未来的福音计划。

这些人都致力改变社会的困境,连结世界其他人的智慧,充满对未来的希望,找一个长远超越个人生命的历程。

东西方历史人物 挫折毋忘家国情

历史人物,东方有孙中山,看见国家危机社会幽暗,洋洋洒洒六千言公车上书李鸿章:"人尽其才、物尽其利、地尽其用、货畅其流"规划出中国未来的蓝图,虽被李鸿章忽视,却看见西方人对身体尊重、基督信仰人人平等、博爱、民主自由的可贵,于是投入建设国家。

西方有诺贝尔制造商业用途的炸药,被社会批评带领更多人死亡而有所悟,成立诺贝尔基金奖励对科学有成就的人,其后更加有和平奖等,他看见自己的幽暗和世界需要而转变,人的价值和世界是互动的。

文化方面,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才华满溢被宦官迫害贬至黄州,写出流传颂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出历史时代乱世带出个人、国家长远发展的感情。

人权领袖曼德拉从训练未来犹长领袖的父亲学习仆人带领模式,就是能带领人也尊重人民的意愿,他在狱中反思拥抱和平爱护人,将南非带进多元合一的社会成为南非第一任民选总统,悟出自由是一个长走廊。

英国王妃戴安娜纵使皇宫、婚姻生活不如意,仍然服务社会往纽约哈林区拥抱爱滋儿童、柬埔寨拥抱被地雷炸伤的平民、往非洲拥抱赤贫的孩子,她在生命处于幽暗的地方看见自己的价值和自我创造。

自我创造八向度:

梁永泰继而提出从八向度创造自我:"人的尊严",反思人是主角还是配角、是否人生命的尊贵而非可以放在实验室上、人未成形的时候的细胞有否拥有生命权、谁为将来世代发声,这一代能否决定何为真善美, 例子 : 戴安娜王妃

"文化智慧",在神所创造的世界中有多元文化、多元语言,人学习包容并兼,具备全球素养便能够从其他人的观点看事物,例子:曼德拉。

"不肯定领袖",领袖常遇到突如其来的危机,例如孙中山和苏轼虽在不肯定的大时局,却相信不论成功与否只要参与。

"长远的视野",从历史至现在到将来,怀有看见长远视野的艺术,看得远、看得高、看得深,例子:但以理。

"重视结构性思维"指看事情背后的假设和价值观;自我创造还包含"使命感"、"良知的醒觉"、"人的神圣"。

问答环节:教育为抽出美善本质 抗衡机械化价值观

在问答环节,被问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担当怎样的角色?梁永泰鼓励家长不怕让孩子面对苦难,工作为意义非只为金钱,帮助孩子发挥潜质;教育(Culture)是将人的潜质、美善本质抽出来,给予最好的装备。

冯韵儿回应指,教育制度视下一代为大数据,需抗衡机械逻辑的价值观,将焦点放在人本。

该次研讨会于2月12日以网上形式进行,主题为"未来趋势与自我创造",探讨急剧转变的社会怎样从信仰角度阅读时代。

此外,恩光书院于3月将举行两场聚会,分别为"创造未来:基督徒的时代见证",日期:3月3日,时间:上午10:00至11:30,讲员:梁永泰博士(恩光书院院长、美国维真大学传理学博士),翁传铿牧师主持,对象为牧者、教会领袖,探讨面对科技垄断、政治两极化的年代,基督徒怎样创造未来?

另一场聚会主题为"创造未来:教育作为社会第一线?",日期:3月11日,时间:下午3:00至4:00,讲员:梁永泰博士(恩光书院院长、美国维真大学传理学博士),梁锦波校长主持,对象为校长和教育者,讨论处身于虚拟世界(元宇宙)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基督教教育怎样创造未来?

  • "我知道我会再见到他"——基督徒飞行员在华盛顿特区空难中遇难,父亲含泪发声

    近日,美国华盛顿特区附近发生一起严重空难,一架美国航空支线客机与美军UH-60"黑鹰"直升机在空中相撞,造成机上所有人员遇难。其中,客机飞行员山姆·利利(Sam Lilley)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的父亲在悲痛中表示,儿子的信仰成为他最大的安慰。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