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发布《有关对变性的看法及接纳度研究》,受访者认为爱无性别之分,但不赞同性别自决,特别是对未完成性别重置手术者使用性别专设设施和参与体能运动的接受度较低。
明光社生命及伦理研究中心联同香港树仁大学商业、经济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树甘博士进行研究"有关对变性的看法及接纳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香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受访者对变性的看法,并且了 解就某些处境之下受访者对已完成性别重置手术及未完成性别重置手术的人士进行不同的活动,其接纳度有何分别。
调查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期间进行,成功收回789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16岁以上人士,女性与男性比例为5比4,年龄群集中于46至65岁,受访者多数为已婚人士,基督徒占多数。
爱无性别之分 但不赞同性别自决
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同每个人不论性别都享有基本人权, 其中"每个人都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得分最高(5分为最高),平均分为(4.6); 其次是"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身边的人"和"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不同性别的人"平均分为(4.56)、(4.52);至于"无论甚么性别每个人都值得被爱"平均分为(4.51)。
然而,对于变性的权利相对有保留,"每个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性别的权利"和"每个人都可以有改变自己性别的权利"的平均分则只有2.38和2.39分,表示受访者不大认同人有性别角色的自主权。而是否投放资源保障性小众权益倾向中立的立场,受访者亦不赞同"个人自称为另一性别便可成为另一性别的人"及"变性手术或性别重置手术费用应该由政府负担。"平均分为(2.77)较接近3分的中位数,反映受访者对于 上述两种情况都倾向有所保留。
对跨性别人士接受程度较低
在不同情况下,对跨性别人士的接受程度方面。整体而言,大部分受访者对"未完成变性或性别重置手术的跨性别人士"接受度较低;"使用性别专设设施"的平均分亦是最低(1.71)包括:"女性以男性身份进入专为男性而设的设施"、"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组的相关运动"、"从事教育领域与需要个人接触的相关工作"(例如辅导员、教师、教练)。
然而,受访者对于"女性以男性身份从事家居服务的工作"、"从事服务性及需要与个人接触的相关工作"(例如:发型师、美容师)接受程度却较高,但平均分也不及3分的中位数。
跨性别者家庭角色:男女性别定型
家庭角色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未完成变性手术或性别重置手术者"担任不同家庭角色的接受程度较低,其中包括"未切除子宫的女性用男性身份怀孕生子"及"未切除子宫的女性于生子后,要求自己所生的孩子称自己为父亲"。
相对而言,受访者较能接受"未切除子宫的女性,于生子后,要求自己所生的孩子称自己为母亲 "平均分为(2.79) ,显示受访者较接受"生育者是母亲"。
性别流动冲击传统男女性别定型
报告指出, 性别重置手术逐渐成为香港和全球社会的讨论焦点。香港经历了多项重要的司法裁决,包括W案(变性人婚权案)以及跨性别人士身份证更改案。这些案件的判决不仅对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跨性别人士的态度。在华人社会,传统文化将男女性别定型,但性别流动和多元性在社会中越来越多地被讨论。跨性别者的自我认同和权利成为社会伦理、法律保障和人权自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受访者普遍认同每个人(不论性别)都享有基本人权,并应受到爱与善待。其中,"每个人都有选择工作的权利"的得分最高,显示受访者对基本人权的高度支持。然而,当涉及变性权利时,受访者的接受度明显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性别的权利"和"每个人都可以有改变自己性别的权利"的平均分未能达到中位数,反映出受访者对性别角色自主权的保留态度。
在具体情境下,未完成变性手术的跨性别者在进入专为特定性别设立的设施及参加体能相关运动时,接受度最低。这可能是因为许多人对于性别设施的使用和体能竞技的公平性有更强的保护意识,担心可能会影响隐私和竞争公正。
社会对女性空间的更高保护意识
男性以女性身份进入女性设施和参加女子组运动的平均分,明显低于女性以男性身份进入男性设施和参加男子组运动,这显示出社会对女性空间的更高保护意识及对性别角色的既定印象。此外,受访者对于未完成变性者从事教育及需要与个人接触的工作(如教师、辅导员)的接受度也偏低,这可能源于对跨性别者能否符合社会期望和角色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