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面对无限的宇宙时采取两种心理反应:"自恋"和"普罗米修斯主义"。自恋将焦点转向自我,将世界视为"我的世界";普罗修斯主义勇于探索灵性和创造,然而还是为了发展自我。人必需敬拜上帝,以谦卑的态度克服这两种心理反应。
基督教媒体Christian Press专栏引用已故美国神学家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著作《366天读懂圣经,每天一章》指出,当我们站在生命的起点,面对著无尽奇迹时,我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种奇妙之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性。有人曾说:"即使宇宙充满了无限之事,我依然是有限的存在。我无法成为上帝。"这样的悟性让我们开始关注结果。
有人将这种理解称为"自恋"或"普罗米修斯主义"。自恋者试图将自己从起点拉回,将自己置于能够掌控一切的心灵状态中。他们忽略了无穷无尽的宇宙,忘记了那些神秘的事物。他们专注于塑造一个精彩的自我,并将世界变得更为狭小,形成一个属于"我的世界"。而"普罗米修斯主义"则超脱了起点,进入无尽的灵性之境,试图掌控、改变并从中创造。他们充满活力与胸怀,希望充分利用这份力量和美丽。
在我们当中,大多数人的灵性倾向或采取"自恋"的形式,或选择"普罗米修斯主义"的道路。然而,绝大多数时候,这两者都会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组合,根据每个人的气质和处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以"回归"作为对抗这一内在倾向的方法。换言之,就是要回到起点,回到奇迹的所在,回到认识无限的地方,回到对上帝的敬拜之中。这需要我们培养谦逊的态度,学会按照我们被创造的样子生活,同时保持与地球的连结,成为真正的"人"。
当我们将手指伸入那腐蚀性的泥土中,触摸到花园里肥沃的土壤时,我们意识到我们如何与大自然共生。让我们聆听这个世界,并在其中找到我们的所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