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紐約南塔光浸信會主任顧奇偉牧師在上週的主日信息中,透過約翰福音十七章有關耶穌為門徒的禱告分享了真門徒的「記號」,勉勵當今基督徒學習效法,讓其發揚光大、榮神益人。
對於信息經文約翰福音十七章第六至十九節,顧牧師語重心長地勸勉弟兄姊妹要努力研讀、默想,「因為它是當今教會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的記號。」
他首先指出從經文背景來看,耶穌先為自己禱告,然後為門徒禱告,這是繼承了舊約中大祭司的禱告方法,從而説明耶穌基督是永遠的大祭司。説到「門徒」,他解釋説門徒就是小基督,緊跟耶穌腳步行走天路,而且一步也不落下來的意思。
而從耶穌為門徒的禱告內容,可歸納出基督門徒必須行走的五大道路(揀選之道、生命之道、合一之道、喜樂之道與成聖之道)以及要完成的一大任務(差派之道)。
第一、揀選之道
舊約中神選中祭司、揀選先知、看中君王,命定他們在不同位置上為他效力。顧牧師從希臘文角度解釋「揀選」的含義:選擇、寧願選擇、決定、指派和命定。其在舊約中就是選中、指派、按立與膏立的意思。
而在新約,主耶穌的揀選是從加利利的漁夫彼得開始,直至揀選十二門徒、七十長老,乃至後來的保羅。
顧牧師指出,神在新、舊約揀選其僕人的原則是不變的,他的揀選是具有預定性,而且揀選對象大都是懷謙卑之心或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正如保羅所講的,「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楚F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楚C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
顧牧師表示,「這是神從萬民中揀選他合用器皿的唯一標準。」
第二、生命之道
作為真門徒還應抓住生命之道。顧牧師説,耶穌基督本身就是真理之道,所以他的門徒喜歡接受真理和生命之道乃是理所當然。倘若哪位門徒不願喝靈奶或不想吃屬靈的糧食,那一定是患了屬靈的疾病。
對此,他認為教會應著重培養基督徒的個人生活見證,「因為渴慕真道的見證可以根本改變人心、改變家庭、改變社區,甚至改變世界。」
第三、合一之道
談到「合一之道」,顧牧師強調「合一」至關重要,它可看作真門徒的記號。所以,基督徒彼此應有合作的精神和愛心。
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指出教會肢體不可彼此相咬相吞。按照希臘文的原意,相咬相吞就是指同一肢體彼此之間吞食、毀滅。而彼此追求和睦、愛心與赦免過犯的教會肢體才會湧流出喜樂的泉源。
第四、喜樂之道
顧牧師還透過新、舊約多出經文指出一個追求真理的肢體才能得到生命的喜樂,這個喜樂是無法被奪走的,他鼓勵弟兄姊妹在奔走天路過程中去品嘗那永久的喜樂。
第五、成聖之道
門徒既然活在罪惡世界中,那麼,又怎樣能成為聖潔呢?顧牧師説,門徒成聖方法是從世界分別為聖,使其純潔、尊為聖潔。 但更重要的是懂得成聖的唯一途經是耶穌基督的真理。
「因為基督耶穌的真理是生命氣息,生命之道可以奇妙改變我們的屬靈光景和地位。」他還指出成聖是一個追求聖潔的過程,並非一夜之,乃是一生的夫。
第六、差派之道
最後,顧牧師提出所有門徒都應用畢生的精力去完成主所交託的任務──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他強調每個門徒都是宣教者,應用宣教的行動來榮耀神,勿逃避自己的宣教使命,「這樣我們日後可以坦然無懼地向主交賬了。」
顧牧師講道內容可在南塔光浸信會網站收聽。
顧奇偉牧師細談基督門徒的「記號」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