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預言逐步應驗 温偉耀博士:如何為末世作準備﹖

170912.
170912

在《聖經》中關於末世的最詳盡描繪,眾所周知都記載在《啟示錄》裡。而在其他的篇章中就以四福音中的《馬太福音》對此有較多的著墨。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副教授温偉耀博士於香港宣道會北角堂證道時,為聽眾講解當中第24章的經文,揭開末世的奧秘。

《聖經》馬太福音24章記載,耶穌開腔一再提醒門徒「不要被迷惑」。因為耶穌剛在聖殿中與法利賽人辯論時嚴厲地警惕他們。祂步出聖殿,對不知悔改的人感到極為難過,但門徒卻「前來把聖殿的建築指給祂看」,向耶穌展示聖殿的瑰麗。

心情沉重的耶穌,看到門徒只著眼於建築的堂皇,便感觸地説出被毀的預言:「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温博士相信乃因當時門徒的無知而引發耶穌説出這意味深遠的預言。

翻查歷史,《聖經》所説耶路撒冷的聖殿果然在公元70年被羅馬人焚毀。而當中許多的金銀財寶都被大火燒熔,流入石隙之中。於是大將軍提多便下令要將每塊石頭之間都要撬開,從而將流金挖出,不偏不倚地應驗了「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的預言。

温博士表示,耶穌的預言不是憑空説出來,而是能放諸於當世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預言的應驗並沒有時限。在耶穌預言聖殿被毀時,門徒連串問了多個問題,包括聖殿何時被毀、在耶穌再臨和世代終結時會有何預兆串等。而耶穌的答案中亦沒有指明何時,因此沒人知道預言實際應驗是何年何月,卻在歷史中一一應驗。

對於耶穌再臨及末世的預兆可謂流言滿天飛,末世課題成為了不少電影及書籍的題材,亦引起人們陣陣恐慌。但其實在《聖經》中,耶穌明確講明瞭祂再來及末世的徵象。首先,教會和信徒會面對困難,在信仰上會倒退,這些困難是來自迷惑。而且不法的時會增多,人的愛心冷淡。第二,是外在環境的災難,天災人禍頻盈,地震、戰爭、饑荒充斥世界。第三,很多信徒因信仰而被身邊的人排擠、甚至迫害。

温博士表示,很多人都覺得上述三項事情是自古以來都有的事情,例如信徒被害是常有的事,但事實上,當時的天災人禍卻不是如現今頻繁。

《馬太福音》24章6至7節又提到「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和「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温博士認為這兩句經文語法上有一些不必要的重覆,因此箇中定必別有含意。當中除了提到打仗,還特別強調「打仗的風聲」,在原文是指一些戰爭的流言在人之間傳播。另外,經文又説「民要攻打民」,由此可見戰爭不再侷限於國家的矛盾,還牽涉到族羣的分裂。

温博士指,這些現象都在以往的歷史中少見的,卻是廿一世紀的「特色」。現今國際社會關係緊張,戰爭的流言蜚語彌漫在看似和平的氛圍中。不但如此,「戰爭」還能隨時隨地發生,外國校園槍殺案、炸彈爆炸事件時而有之,戰爭而滲入生活之中,無處不在,而戰爭的「風聲」亦是如此。以往在歷史上的戰役,大多是以國家作一個陣營的單位。但近代卻延伸到族羣之間得衝突,南、北韓便是最佳的例子。

然而更重要的是,信徒應當用甚麼態度面對末世?温博士點出《聖經》的教導是要「忍耐到底,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在末世中,信徒必然面對更多的患難,但信心卻不能動搖堅持自己的信仰。不但如此,更要主動地傳福音,因為在患難時經歷神的見證才是最能感動人心。

温博士説:「耶穌再臨的日子近了,而我們都預料到會有很多的挑戰,但因著這些挑戰,福音的內容才能更扎實,不致流於空泛,將親身的見證傳揚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