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維均牧師:解經不能「靠幻想」

《聖經‧新漢語譯本》教牧講座系列之一:傳記文體

美國三一神學院新約系主任鮑維均牧師在「《聖經‧新漢語譯本》——話裡藏珍」香港教牧講座上,向在場百多位教牧介紹了新約各種文體。他首先講解的是傳記的文體,就是四福音,並分享如何理解經文的正意。 他首先強調宣講傳記文體時,重點應在文本而不在事件,他認為這是一種常見的謬誤:「不少人常用文本建構事件,變成宣講事件而不是文本。」 傳記不是為了仰慕人物,乃由於助益後人 鮑牧師先從傳記的背景開始解説。他表示傳記體裁是由歷史演變,其出現之前先有喪禮中述個人生平事蹟的記載,到第五、四世紀左右轉而記述國家大事。第四、三世紀個人主義興起,個人始受注意,幫助傳記的興起。此外哲學宗派宗師的生平事蹟會被記下,差不多成為了傳記的開始。 在猶太人的歷史中出現不少傳記,包括創世紀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人物,以及列王記等。説到傳記的孕峞A他説:「傳記如果由哲學家或學派而起,其焦點和應用就是對羣體有價值而不是在個人。如亞裏士多德的傳記,寫這樣的大師的説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學派,或去看大師講的言行是否一致。所以傳記的能不單止是仰慕一個人物,乃是由於其言行對後人有關係。再如今天戴卓爾夫人影響了西方政治及東方政治,因著其貢獻而寫傳記。」 鮑牧師表示文學體裁是作者和聽眾的合約(contract),並強調明白體裁才能明白如何詮譯聖經的內容。他指出要明白福音書,必須明白有關傳記的四個方面。 福音書特點一:重點不在心理發展 第一是心理發展。鮑牧師説古代傳記的重點不在心理發展,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講道時,有10節聖經要講一小時,點『捱』呢﹖帶查經要一個半小時更慘。可能有人説:沒關係, 10節之間很多事情發生,那就幻想下當時的情景吧!如果這樣做時,你其實在重構歷史,利用文本,但如此的話重點就在文本而不在歷史了。」 他比喻像人從窗內往外看,但很少人會注意到玻璃。但聖經文本為神所默示,因此不能利用文本重構歷史,讓講道以歷史為中心。甚至有時同一經文的記載有四福音數個版本,將之整理為一個完整版本亦是在重構歷史:「這樣做有問題,這樣做時我們甚至會幻想耶穌的心態。」 「人愛看傳記,看一個人的成長背後有什麼歷史,由三歲至廿歲有什麼困素讓他能成為如此一位政客,一般人對政客的興趣在其心理發展,與誰拍拖﹖有沒有被母親打過﹖知道他的成長心理會知道他四十歲時為何成為這樣的人。……但古代傳記並不這樣寫。心理學最期是十八、九世紀,但傳記發展已二千年,其中心並不在心理發展。」 他轉而論及明白傳記焦點不在心理發展時,如何幫助理解經文。如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所記載耶穌的童年故事,「這些經文並非引人去想像耶穌的母親怎樣教導他,以致他三十歲成為如此的人——這種思維是現代的思維而不是古代思維。古代人看一個人小時怎樣長大後亦怎樣,有云『三歲定八十』,説其一兩歲如何其實是説其本質,所以古代不講發展,因此這些經文背後想講出耶穌的本質而不是耶穌發展背後的過程,這點很重要。」 福音書特點二:關懷耶穌的公開事奉 第二是傳記的關懷是一個人公開的事奉而不是私生活。今天人們看一位總統的傳記時主要關心他的私生活,但古代傳記非為揭秘而寫,他説:「古代傳記每一句對我今日都有關係,每一句都與當時的羣體、以致我們今天都有關係。」他強調不要構想經文背後發生什麼事,而要思想作者為何這樣寫,並重覆思想每一句與教會、與整個羣體有什麼關係。 他以馬利亞懷孕後探訪伊利莎白的經文作例子,解釋此處非在耶穌家人之間的關係,著眼點並非私人生活或心理發展,他説:「我看福音書問的問題是『那又如何』﹖關注路加這樣寫對羣體有什麼意思。我們的關注如果在於重構歷史,就會花很多時間討論背景,重構歷史,但是對理解經文毫無用處,亦無法反映神默示此經文的用。 」 於路加福音1章39至45節經文記載兩位母親見面。鮑牧師認為從施洗約翰在母腹裡跳動的記載是為了交待了耶穌是彌賽亞。及後記錄伊利莎白提及了兩次有關福氣的話,一是「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另一是「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 鮑牧師提出問題:「到底生養彌賽亞的福氣更大、還是相信彌賽亞的福氣更大﹖肉身的福氣更大,還是信的福氣大﹖如果整本路加看完的話,會發現他在11章處理了這問題。」當一個婦人喊:「那懷你胎和哺育你的真有福啊!」時耶穌説:「那聽見上帝的話而遵守的人才真有福呢!」在這裡清楚地説明瞭聽神的道遵守的,比乳養耶穌的馬利亞的福氣更大。他説,這主題是對整本路加福音都很重要:與耶穌有血緣關係的福氣大,還是遵行神旨意的福氣大。 由此可見,這段經文的關注並不在耶穌的家庭及私生活,探討其背景時會去問「那又如何」時,會發現與我們、與羣體都有關係。但若不這樣提問便無法探究出聖經的原意。但他提醒這種應用是有框框而不是隨意解釋的:「要明白文本,因為福音書是神的默示,看上文下理後才知道聖靈要告訴我們什麼。」 福音書特點三:從前例明白意義 鮑牧師指出希羅傳記喜歡運用具代表性的前例(types),讀聖經要注意前例來明白所記述的人物的重要性。 他舉例,從馬可福音4章到8章記載了耶穌所行的不少神蹟奇事。他説:「這幾章內不斷有神蹟出現,不單要知道耶穌『勁』,是神的兒子,但要問:他是神的兒子與我有什麼關係。」 他總結這幾章的結構是「海上神蹟—餵飽五千人神蹟—三個醫治的神蹟」,然後第6章後再有「海上神蹟—餵飽神蹟—三個醫治神蹟」,兩個循環令人想起出埃及記的前例,就是帶以色列人過紅海、餵飽百姓,然後醫治百姓的神蹟。 「在當時的文化中,一提到過海和餵飽便足能想起出埃及。」出埃及記是神將其子民從罪當中拯救出來的記載,而明白這一點會更容易明白馬可福音所記述的焦點就是神對對百姓的拯救。 福音書特點四:與羣體和教會都有關係 鮑牧師表示傳記的第四方面從個人論及羣體:「福音書是講個人,但每一段要問個人與羣體的重要性。耶穌多重、多高、早嬰Y什麼與羣體都沒關係,但聖經所記載的與個人、羣體和教會都有關係的話,我們就可以放膽去問這個問題。」他舉例馬太福音18章,但看這經文之前他説:説:「假設我不能重構一本更好的福音書,因此我要看福音書怎樣設計,而不是將經文抽出去解釋。」 馬太福音18章看來內容豐富,:誰為大,不要絆倒人,失羊比喻,討論教會問題,以及饒恕。這章經文似乎可看成五篇獨立而主題不同的講章,但鮑牧師認為要向經文提出問題:「如何用福音書的文體看這經文﹖我們不能零散地抽出經文去理解,而要明白馬太的訊息:零散的事件拼在一起有什麼意思﹖有沒有訊息是我們要聽的﹖五個訊息都各自震撼人心,但拼在一起有什麼提醒﹖如果要帶出的訊息不只於講倫理和個人,那麼當中會有什麼震撼性﹖」 他説:「18章的道理似乎我們都已知道:我們知道小孩子重要,知道不能絆倒人,知道要饒恕,這些都是人皆知道的道理,但有什麼重要性﹖馬太福音16章開始提到教會,到18章講教會的藍圖和本質。但是為什麼耶穌要用這幾方面講教會本質﹖假若我們堅持聖經是有秩序、有次序、有設計的話,我們便要去找到答案。」 他指出這「五篇講章」表面看來零散,但實質每段都涉及關於「最小」的經驗:誰為大的經文帶出了「小人物」(新漢語譯本的譯法)是天國和教會的中心的訊息、絆倒人的教導表明了小人物的重要性;迷失的羊的比喻正講了不可輕視小人物中的一個,而教會如何對待有過錯的弟兄的教導則表明了教會應著重恩典,並且教會要與神親近時才能彼此接納時。而饒恕的經文更強調了教會要以恩典為基礎原則,如此整個教會都不會有出現。如此看時,整章的上文下理及設計都活現在眼前,從小人物的重要性開始提醒教會要以神的恩典為重。 鮑牧師説:「能看到這個地步,是因為相信聖經設計,上文下理,對我們説話。」 「假若每段經文都有震撼性,那這經文如何改變我思維﹖」 他再強調每句經文都可帶變人震撼性,並鼓勵在座教牧將之成為講章去教導信徒,為個人和教會帶來有衝擊性的訊息。他一次講道前選了一段經文,結果經文的震撼性令他內心爭扎足足一個星期:「假若每段經文都有震撼性,都能改變我思維。那麼我要問:這經文如何改變我思維﹖」 他又強調:「如果聖靈的説話不能改變我的思維,那麼也沒什麼意思。但如果我要改變思維,那麼就要去想這經文如何改變我思想的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