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编译】临近12月25日,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圣诞松树、雪花这些冬天的情景是美国等北半球国家典型的圣诞节场景,而南半球的澳洲的圣诞节却是一副典型的盛夏景象,让人感到仿佛与传统想像格格不入般。
不过,耶稣诞生在拿撒勒时季节到底如何?日前,有澳洲学者研究称耶稣诞生的实际日期并非12月25日,而是6月17日。
澳洲天文学家Dave Reneke的团队通过计算机软件精密计算出耶稣诞生的实际日期是公元2年的6月17日。他说:"我们已经接受的是12月是(主)诞生的日子,但是这种观念并非意味著事情真在那个时候发生的。"
Dave Reneke主要是根据《马太福音》中一段关于耶稣出生的记载:东方的三位博士看见巴勒斯坦西岸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星星,于是便跟著这颗明亮的星星来到了耶稣基督的出生地,而且在马捶蔬惕铖𫁡F刚刚出生不久的耶稣。
对此,天文学家及圣经专家普遍同意,耶稣基督大约诞生于公元前3年至公元后1年之间,而伯利恒之星可能是一颗超级新星、或是彗星。
此次,Dave Reneke通过研究表示,公元前2年的6月17日,正是金星和木星向狮子座星系移动的日子,由于两星距离十分接近,从地面上用肉眼看来,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照耀普世。 如果这个研究是正确的,那表示耶稣是双子座,而非之前公认的摩羯座。
身兼天文学杂志《天空与太空》新闻主编的天文学家瑞内克表示,天文学是一门精密科学,软件可以重现过去数千年来的星体运行位置,并可标绘当时行星的所在,从而推算耶稣降生的日子。
他说:"我们不是说这一定就是那颗圣诞之星,但是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强有力的解释...没有其他任何的解释能够如此符合那段事实。"
虽然Dave Reneke指出圣诞日期并非人们所普遍接受的12月,但是他同时表示他们此举"并非尝试去诋毁宗教"。他说他们只是证明了当时确实有一颗星星出现在东方,而且他们的研究发也可以加强人们的信仰。
他说:"常常当我们把科学与宗教话题混起来讨论时,会让人忐忑不安。但是我们这次的研究其实可以来帮助加强人们的信仰。"
12月25日圣诞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圣诞节实质是为了纪念耶稣为人类的诞生,而定于12月25日并非意味著这是耶稣历史上的生日那天,它是与教会历史有较大关系。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大多是在12月至1月之间。最后,在公元354年,罗马教会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罗马教会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当时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