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浩辉牧师证道:家人救恩计划三要素

戴浩辉牧师证道:家人救恩计划三要素
戴浩辉牧师证道:家人救恩计划三要素

圣经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信徒得救也渴望家人信主。信义宗神学院副院长戴浩辉牧师,在中文大学崇基礼拜堂证道,以路加福音19章1至10节耶稣让福音临到撒该家也到我们家。

戴浩辉提出家人得救恩三要素:渴慕见主、接待救主、决心悔改。

信徒要渴慕见主

在撒该寻找耶稣的故事,撒该是税吏,替罗马政府向人民收税,被犹太人视为卖国贼不受欢迎的人物,但撒该决意寻找耶稣,冲破困难爬上桑树为见主一面,从中显现出撒该渴慕见主的心。

戴浩辉指出,福音能否到我们的家,首先是要有一个人认识主而且热心追求渴慕主。渴慕主的意思就是天天与主有交往、读经、祷告才能寻得见主面。

从接待救主开始

耶稣叫唤撒该,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福音临到家庭,首先要我们愿意接待主。戴浩辉指,我们"不要做全家归主的绊脚石",所以要谨言慎行。他鼓励信徒:"常祷告邀请主圣灵在我们家里工作,充满我们,使我们行事为人学像耶稣,以至人看见我们,便像看到耶稣一样。"

此外,戴浩辉建议我们邀请基督徒朋友到家中聚会,让家人也认识基督徒朋友,从中体会耶稣基督的爱,借此成为与教会的接触点,福音就不知不觉进到我们的家。

决心悔改

戴浩辉指,从耶稣与撒该的故事看到当时的群众将撒该分开两次,包括肉体和心灵。群众筑成人墙阻挡撒该寻找耶稣,是肉体的分开,继而群众议论撒该应不应亲近耶稣,这是心灵上、第二次的分开。不过没任何东西阻隔人与耶稣亲近,只要真心悔改,悔改是要有行动的,撒该信主后将一半所有分给穷人、凡欺骗过的人还他四倍等。

撒该的悔改给我们反省,原来罪性生命的机制与悔改是相反的,在罪中人不会察觉错,用自我防卫机制拒绝认错,以致一错再错。福音要到我们的家,信徒就要决心悔改、天天反省,今日的我胜过昨日的我。

戴浩辉总结,我们迎接救恩到我们的家要有行动来回应耶稣所说:"人子来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