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大批农村的居民因而迁到城市去工作,希望提高家庭的生活质素。不料,下一代的教育却成爲了另一个难题。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现时开始为城市民工子女提供资助教育,以行动见证无条件的爱。
上周日"文更"院长梁燕城博士出席三藩市路德会恩望堂的布道会时,顺道与会衆分享了最近"文更"的动向。梁博士最近曾到访中国上海。以往一直在中国农村与山区奔波事奉的梁博士藉著此行得到了重要的啓示,他指出"穷人不只是在农村,其实在城市穷人更多。"
根据数字显示,中国民工达1亿5千万,其中有两千万是需要上学的孩子。由于很多民工在城市没有户籍,他们的子女要上学就必须交昂贵的学费,加上城市学校的学位不足,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失学的情况。
梁博士又举出一位哈佛大学教授针对中国城市民工所做的研究结果,描述一幅震撼的景象。在上海最繁荣的地区附近,有最豪华的楼房、娱乐场所、舞厅、卡拉OK等,就在对面的一街之隔就有贫民区,有很多民工聚居。每天黄昏时分都会有很多打扮漂亮的妙龄少女从贫民区走过去对面,相信很多都是到那边的风月场所上班的。
"在这麽繁荣的城市中,居然有这样的悲剧每天在发生。"梁博士慨叹说。他又认识了一家人,父母都是民工,一对兄妹好不容易才上学了,他们都很努力读书,希望可以考上大学。可是由于父母只有能力供养其中一位上大学,所以两人就陷入了一场无形的竞争当中。妹妹已经下了打算,如果哥哥考上大学,她就会放弃读书的机会,出来打工,全家一起供哥哥读大学。梁博士聼了这样的故事,不禁心酸,他最不希望看见将来妹妹到风月场所工作来帮补学费。梁博士于是即时答应他们一家,"文更"必会供他们俩兄妹上大学的。"文更"相信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故事,所以"文更"除了致力推动农村教育工作外,日后也希望能多多帮助城市中的民工子女。
另外,一段短片播放了"文更"去年六月中旬广西考察及探访之行的实况。"文更"在当地开展的农村教育工作已经有四年之久,现已拓展到六个县,包括资助、龙胜、阳朔、恭城、融水和武宜,受赞助人数超过1,800人。让人鼓舞的是,这次的考察终于看到了多年努力得来的果实。
梁博士说,在恭城县刚刚有一批高中毕业生通过会考,并全部顺利升上大学。这批学生都是女孩子;因爲在贫穷的农村,女孩子很少得到教育的机会,一般只能留在家中帮忙,所以"文更"在2003年第一次资助了她们。今日,全班51人都升上了大学,其中10位还可以报上重点大学。本来考上大学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是上大学所需要的学费是远远超过农家所能负担的。一个大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所需的费用至少12,000至16,000人民币。即使是学生贷款,最高可申请的金额大概只有5,000至6,000元。故此,"文更"现正发起筹款运动,每年资助每位学生1,000加币,完成他们的大学梦。
梁博士分享多年来走访神州山区和农村的感受说:"世界上贫穷的国家有很多,可是我看中国的穷人是最有奋斗性的。" 然从短片中所见,虽农村学生生长的环境未必为他们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梦想,但是一旦他们得到资助,都会发奋上进、自强不息。一位女孩说:"中国农村之所以贫穷是因爲没有文化,但是我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梁博士又说:"一些中国年轻人虽然有资格上大学,可是因爲家贫被迫放弃学业,这成爲了他们心中的愤恨。后来,就变得不容易相信别人。对待他们一定要先给他们爱,他们才知道什麽是爱。"
"文更"的教育资助工作的另外一个目标,是通过行动给予无条件的关怀和爱,见证主耶稣的福音。在国内"文更"所设立的学校外面,都一致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刻上了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4至8节的经文:"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文更"又给老师同学们,甚至政府官员派发印有经文的书签。虽然"文更"不用公开直接说有关主耶稣的任何事,但是很多人已经被"文更"所传播的讯息和无条件的关怀行动所深深感动,也愿意把这份爱的讯息传开去。
"今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无可置疑的,可是中国也需要爱和道德的发展,所以商业不会变得丑恶,不会再有奸商谋财害命。"梁博士语重心长地说,"毛泽东曾说『星星之火,可以撩原』,意思是说即使是小小的讯息传出开,也可以有很大的力量。中国最需要的是爱的讯息,才会有更大的力量进一步发展。"
资助民工子女教育 文更行动见证福音
柯嘉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