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道风山丛林位于香港新界沙田,从港铁沙田站东面仰望,寺观式建筑群间屹立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为该处的地标,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从沙田站步行约20分钟可抵达,庭园深深似是避世隐士却与社区近在咫尺。适逢山上举行"时间囊开启暨放置典礼",本报记者专访道风山丛林主任刘文亮牧师,揭开这片神秘面纱,透过牧者的视觉见证丛林多元事工的转变,对社区与教会的服侍。
踏进道风山,迎来是重簷八角攒尖顶设计的圣殿,建于1934年的中式教堂,散发浓烈中华文化色彩,连同数座揉合中西美学与特色的建筑群,成为基督教中国化的地标。从圣殿的另一面穿过中式圆顶拱门进到刘文亮牧师的办公室,内里陈设丹麦的耶稣像与金灯台,展示了基督教信仰的理念。
佛教建筑群 宣教式山头
刘牧师表示,山上的设施使用者九成来自基督徒,大多数来参加退修、工作坊,甚至举行婚礼。新冠肺炎爆发后成为半开放地方,不少市民上山在这片净土寻回一片静,他们也可以使用山上的设施,服事多了非基督徒。
道风山为人熟悉的是东方佛教建筑群,创办人艾香德牧师(Karl Ludvig Reichelt)1930年在此选址仿照佛教建筑特色,目的让人学道可以说是佛式中式的修道院,就是为了一个宣教使命:"向中国的佛教及道教徒传道",道风山成为宣教式的山头,话说早期有不少佛教徒在此挂单,一起生活甚至信了耶稣,更有后来按立为牧师。
承传艾香德牧师开创性的灵修、宗教对话与文化交流
93年后的今天,道风山秉承艾香德牧师的宏愿,发展出四类事工:
1. 灵修事工:提供各种属灵操练、灵修工作坊、灵修课程、约见灵修指导及退修,其中最备受关注的乃是自1999年由谭沛泉博士开始举办的基督教灵修指导文凭课程; 2. 桥梁与对话事工:秉承基督教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之定位,"敬守一道以应对万道",与其他宗教人士谈天论道,了解他们的想法,例如对扶贫、情绪、生死的理解; 3. 生命事工:我们以整全人观看待人生,关注人的身、心、社、灵需要,例如透过静食、行山、出海等等活动,服侍基督徒与非信徒朋友;借此探索简朴生活、心灵价值与生老病死等等主题,迈向生命之圆满。 4. 艺术事工:我们重视"器以载道",由当初的福音陶瓷塑画,到今天十二心境杯,明阵碟等等,乃是出于画师与牧师交流合作的成果。
刘牧师解释,这四类事工承传艾香德牧师的使命,传讲福音并不单是宣讲,他参考中国文化如何安静默想方式,使之融入基督教的灵修概念,艾香德牧师开创灵修默想方式,用中国人和基督教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宣讲主的道,尤其著重人神关系:"信徒往往只为解决心事来亲近神,但是神重视我们心灵本身,看重我们是他宝贵的儿女。"
灵修艺术事工本土化、中国化
道风山的事工既本土化也中国化。刘牧师形容本土化是指地区性处境化,例如"生命事工"著重简朴安静;"灵修指导"是引导人朝著这方向,陪伴本地都市人疏理凌乱的心灵。
道风山同时将基督教融入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没有相冲。道风山一直努力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结合,把握中国人重视全人生命体验的意境与宗教境界,领人进入与主相交的心灵世界,如开办"绘瓷工作坊"将静观与手绘陶瓷结合。
近日道风山正在推展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12心境灵修工作坊",以心境入灵修。经文选自诗篇23篇共6节,每节两句、每句一个代表词,例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指向"信靠";"我必不致缺乏"指向"足够";"由信靠神达至心灵足够",若然不信人就不安,若然相信就感到足够,表达一份因亲近神而获至的心境。这十二心境都会烧在瓷杯上,借以静观内在世界,陪伴都市人在凌乱的生活中安顿心灵。工作坊不论任何信仰、年龄,欢迎参加。
道风山百年承传宣教心
对于事奉上的挑战,刘牧师思索一会后笑言,在这里有庞大的空间,如透过艺术事工造福音陶瓷,让他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给他很大可能性寻找传道的机遇。访问结束后,刘文亮牧师重申:"93年后的今天,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仍然承传艾香德牧师的宣教使命,也盼望这传承能一直延伸到未来!"
后记:位于沙田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建于1930年,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近百年过去今年9月22日山上举行"时间囊开启暨放置典礼"解封9件文献,展示建立时的背景、目的和理念,并重新放置文物让百年后人了解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