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打击基督徒社灵,"道在人间灵修、辅导、文化中心"3月14日举办对谈讲座"疫线灵飞",梁秀珊引用圣依纳爵之言:"灵修包含默观和行动";刘文亮博士表示灵修是爱的互动过程:爱神、爱己、爱邻舍、爱世界。
疫情下活出灵性质素
新冠疫情肆虐两年多,世界不断改变已经返不到转头,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署理主任刘文亮指出,疫情下活出灵性质素、生命的金银宝石,能在上帝面前交帐,疫情出现使人变得更有耐性,关心身边的人,愿意灵修,生命更加贴近基督、自己和其他人,生命就更加成熟。
据刘文亮观察,基督徒在疫情下的灵性跟教会或机构息息相关,如果整体有方向正面影响弟兄姊妹。
疫情改变圣地观
梁秀珊认为,疫情给弟兄姊妹一个机遇,教会与牧者一齐,牧者有信心就能够鼓励信徒拣正面的路行。她个人在"意识醒察祈祷"里静思自己的感受,今日忧虑甚么?怕甚么?将这些情感在祷告里告诉上帝,逐渐发觉我是谁,这是上帝邀请我们跟祂相遇的机会。
瞬息万变的时代牧养形式也改变,这衍生"圣地"的概念,崇拜与祈祷是否一定在实体的教会,网上形式的敬拜是否窒碍了信徒祈祷及灵性生活,教会鼓励信徒不要放弃。
何谓灵修生活?
圣公会圣雅各堂主任牧师梁秀珊指出,灵修生活的定义是,透过圣灵的帮助认识上主、自己愈来愈深,以致我们爱主更深,跟随祂更加近,能够达到此目标就是有美好的灵修生活。
她提出实用的灵修方法:外程、内程。外程指教会工作或活动,从事奉中经历上帝; 内程指灵修读经,耶稣会始创人圣依纳爵提到:"灵修包含默观和行动",对外向型的基督徒透过行动更能经历上帝,雅各书2章26节说:"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灵修、默想、慈惠救济,相辅相成同样经历上帝。
当看到上帝在我们世界生活里,有了圣经分辨真理的基础,然后进入人群。在香港基督宗派70万信徒,每人打电话慰问10个人,就关心到了全香港的人。
梁秀珊在教会成立"大斋期灵修小组"网上群组,弟兄姊妹分享每日灵修祈祷的感受,群体有助个人建立持续灵修的习惯。
灵修是互动过程:爱神、爱己、爱邻舍、爱世界
刘文亮回应,灵修中经历爱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因著愿意爱己,便带著力量爱邻舍,与人同行互相守望,当我愈来愈清晰看见自己在神的位置站立得稳,就会进入人间与其 他人站立得稳。
这种互动关系来自,我们先"爱神":追求天国、甘心降服主、全力事奉等; 以至"爱己"操练谦卑、坦诚、紧守、自信等; 再而"爱邻舍"分享心事 、彼此守望、祝福等; 从而"爱护世界"保育、爱惜各种生命、追求公平、引进群体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