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神学院陈吉松院长谈好牧人的三大素质

chenjisong.
台湾圣光神学院陈吉松院长。(图:圣光神学院)
敬爱的牧者在教会中虽然不少,但以苛刻的态度看待牧者的信徒也不少。牧者遭遇的挑战愈来愈大,到底怎样的人才适合当教牧人员呢?台湾圣光神学院陈吉松院长对此有相当好的见解。

身怀建造教会的异象

陈吉松院长首先强调作为一家教会的牧者必须带著异象来建造教会,而且异象不是讨论的结果,而是透过祷告寻求神而产生出来的。

所以基督教的异象与工商界所说的异象或愿景有很大差异。依据圣经,基督徒讲的异象是从神来的启示,是神的儿女经祷告领受关于建造教会的蓝图。为了异象的实现,领袖清楚异象后应积极传递,与大家分享。

陈院长表示异象对教会成长至关重要,"领袖没有异象,就不会有团队,没有异象就不可能建造伟大的团队。"

而且无论是圣经记载的属灵伟人还是后来的教会领袖都是胸怀异象的人,用两句话来说就是他们知道共同体要往何处去,也能够说服别人跟从。

拥有牧人的心肠

陈吉松院长表示领受异象建造教会是大方向的问题,但具体活出牧人的心肠则是落实异象实现的问题。既然蒙召作牧人,就必须在呼召上殷勤努力,专注于牧养事工,切不可驰心旁鹜。

牧人的心肠含义广泛,从属灵的层面上讲,牧人有必要合宜及充分地了解牧养的事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及理性分析综合羊群的景况,培养牧养的细腻度以及煞费苦心的经营。

牧人的心肠还代表宽广的心胸,而这又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懂得信任贤能之士,不会有不健康的猜疑心;另一是遇到意见、看法不同时,要有"合则一,不合则让"的心胸。

他援引沈正牧师的解释说,"让就是放下,松手,将自己抓住的放下,把我的坚持松手。让,是主耶稣基督的生命……其实当我们不肯让时,失去的可能比得著的更多。"

效法使徒保罗的服事态度

怎样的人才适合当教牧?在陈吉松院长看来,美好的灵性、品德固然重要,但其年纪、经历、智商、情商、沟通能力也不能忽视。使徒保罗就是供世世代代传道人效法的好榜样。

为何神如此重用保罗?祂到底看重保罗哪点?"使徒行转"二十章19节透露了这个秘密:"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练。"

陈院长根据这句经文出现的三个重要字眼归纳出保罗服事的态度。首先是"凡事谦卑",作者路加在表达保罗的服事不是一时的谦卑而是在事奉的整个过程都以谦卑之心来服事。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代,很难做仆人,甚至已经失去做仆人的精神。但保罗之所以能站在谦卑的立场服事,秘诀是因他觉悟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主。所以保罗完全顺服耶稣的吩咐。

其次保罗流泪的态度还值得学习。不过陈院长表示,保罗不是流下伤感的泪,他的眼泪是为了奉献自己、完成神的使命而流的,是坚定又纯洁的。

他为了执行神交代的事,无论遇到任何患难、伤害、误会、抹黑、背叛,他都要坚定地完成。在陈院长看来,这才是真正事奉神的人。

第三是保罗经历试练的态度。保罗之所以能忍受并克服所有的苦害而持续服事主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要完成神所托付的福音使命的信念。

虽然保罗与现今传道人的处境不同,但倘若牧者决心真正为主而活时,也会经历到只有自己能忍受的痛苦。"这个时候,我们还能背起十字架跟随主吗?"他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