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希望团契6月25日发布"赌博成瘾者及其家人"问卷调查,发现赌徒年轻化,并以赌博逃避问题减少烦躁不安情绪,家人则无徬徨忧伤在教会难启齿,然而成功戒赌和融入主流教会的案例证明透过关怀和支持可以实现改变。
赌徒及家人误解与迷思
基督教新希望团契总干事莫玉兰于发布调查前,向在场参加者进行小型调查,旨在揭开赌徒家人的误解及赌徒的迷思,发现赌徒家人以为帮助还钱对方就会戒赌,又怕他们自杀所以用金钱协助;家人到戒赌中心对方就会解戒掉赌瘾。其实不然,家人要持续地陪伴和参与。
赌徒亦有迷思,时常觉得有必胜心法,有钱再赌家人会还钱;心理上越赌越大别人会尊重自己,在家里拾回地位得到身份尊重,其实是自大也自卑的心理,反映看不到生命的价值;还有觉得手风不顺一定有人救自己,所以家人每次的帮助是害了他们,无需这么快帮他们还钱。
成功戒赌融入主流教会
在发布会上有赌徒家人分享,十年前丈夫欠下巨债,心灵承受巨大压力,到新希望团契寻求协助陪伴丈夫戒赌8年,回望昔日如果不是经历丈夫的事情去到爆煲,也未知道神是又真又活的,现在与丈夫关系和好每天灵修。
本身是点心师傅的张润钦戒赌十年,在新希望团契戒赌见到很多人靠主脱除赌瘾,成为戒赌动力,现在于新希望成为过来人戒赌组长,并且参加主流大型教会能融入当中,因著弟兄姊妹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
家人徬徨忧伤 在教会难启齿
莫玉兰发布家人及赌徒两份问卷结果时指,调查从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于网上进行;家人网上问卷收回178份、赌徒网上问卷收回144份。家人网上问卷部分,赌徒家人年纪集中在41至50岁;大多数为配偶关系曾借钱给赌徒还债,而且大多数为基督徒。
赌徒家人反应首三项计有:面对债务感到徬徨无助、对于无法改变赌徒感到忧伤、觉得需要去控制事情及控制赌徒应该如何去做;其余是有一股难忍的冲动去帮助赌徒,以免日后债息更高。
莫玉兰表示,家人在教会难于启齿,家丑不出外传,教牧关怀、讲坛信息、团契小组提供实质资讯,这些都让家人感受教会的关怀。
赌徒年轻化 衍生精神健康
赌徒问卷方面,调查显示以男性为主,有年轻化趋势,年龄层集中在31至40岁之间,大专或以上程度亦高踞第二位,反映赌徒并非无学识之士。参与赌博种类首三位:赌波、赌马、赌场,赌船占最低。
莫玉兰分析政府赌波合法化的弊处,根据香港赛马会2021至2022年的年报数据,全年投注额为2,900亿港元,足球博彩占1,438亿元,2003年特区政府宣布赌波规范化,接纳马会接受赌波投注,足球博彩暴增,马会用于慈善金额只占投注额2.3%(66亿港元),而且是从赌徒的金钱而来。
调查另显示,欠债数目最高达至200万以上,赌徒心态大多数为输钱后、重返、追数、返本,所以不鼓励小赌怡情的讲法,事实上,赌徒以赌博来逃避问题,减少烦躁不安的情绪,例如无助、焦虑、抑郁、内疚,这牵涉到精神问题值得关注。
身心社灵全人关怀
问卷分析发现大部分赌徒不在教会,不是基督徒或是基督徒但没有返教会。莫玉兰呼吁教会接纳他们不要标签,让他们融入团契小组,避免无智慧地利用金钱帮助他们。教会与新希望团契可以彼此配搭各按不同角色和资源,共同关心牧养赌徒作为"身心社灵"全人关怀,脱离赌瘾让生命转化成为宣教门徒,发展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
根据新希望团契2022年个案数据,新求助者赌徒占64人、家人占91人;接受热线及面谈辅导总数22,077人次,透过宣教布道,慕道、决志、回转、栽培总数1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