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专访杨彰兴医师:家教会常见问题解答(一)、(二)
D5:请详细说明一下如何在传统模式的教会开展家教会。
答:倘若牧师和教会的同工同意在自己的教会开展家教会,那麽我建议您先找几个信徒担任家长,(家长的资格是什麽?请参考问题C1)并制定敬拜的程序,即聚会内容(关于敬拜流程,请参考问题D1)。其次,如果人数较多,则将家教会的弟兄姊妹进行分组,一般来讲每组6至10人。至于分组,可按照他们居住的地区进行划分,比如住得比较靠近的信徒分成一组;或者根据他们的喜好自由分组,形式比较灵活。
第三,家教会爲每位成员提供服事的空间,也鼓励所有弟兄姊妹共同事奉神,所以家教会的模式更有利于教会的增长。待人数增长至12人以上时,我们要再进行分殖,使每个家教会的人数保持在6至10人。正如我先前所讲过的那样,传统教会怕聚会人数少,我们则完全相反——家教会就怕人多。如果聚会人数变多就开始变得不自然,很难充分建立关系,彼此的沟通也减少,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所以,即便家教会成员感情非常亲近,可一旦人数增长到一定程度,在原家长的带领和培训下,一个新的教会就必须分出去,开始自己的聚会。由于家教会平时注重服事上的操练,足以帮助每个人独当一面,再加上家教会模式简单易学,所以分殖时自然能找到担任家长的人。
至于信息分享的时间,除了圣经,我们还使用过《信仰基要真理》《标杆人生》、《活出美好》、《荒漠甘泉》等优秀属灵书籍。而且在信息的时间加入彼此分享、讨论、问答与自我反省的方式来消化信息,使大家彼此勉励、彼此学习。我们还强调每日的个人灵修,并把耶稣基督的教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活出来,使我们成爲听了道就去行的人,让信仰和生活真正成爲一体。
D6:家教会的模式是"模范"?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耶稣和使徒在初代教会之所以采用家庭方式聚会,是因爲当时的宗教不自由的大环境,以及初代教会的财力极其有限而采取的不得已而爲之的方法。因此,我认爲这不能说明家教会是教会发展的模范,只能说明家教会是时代和特殊环境的産物。家教会也好、传统教会也好,都是工具,和教会复兴本无直接的联系。不知史德顿岛家教会对此如何看待?
答:坦白讲,我们不是在宣扬唯独家教会最好,也不是说要废弃传统教会;而是把这一初代教会广泛使用的教会模式介绍出去,让信徒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认爲初代教会之所以选择家庭聚会,并不完全是环境的因素造成的;其实逼迫自古以来就有,即便在今天所谓信仰自由的西方国家,逼迫基督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我发现,在西方国家,不少信徒从传统教会转到家教会聚会,不是因爲逼迫的缘故,而是认爲家教会模式更适合他们信仰成长的需要。不容置否的是,家教会提倡信徒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敬拜神,在这一点家教会是和初代教会一脉相承的。所以,家教会也好、传统教会也好,都只是教会的模式;只不过我认爲选择一个非常好的教会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金钱使用
E1:既然史德顿岛家教会本身不收奉献,那麽如何督导弟兄姊妹是否遵守十一奉献的义务?
答:不错,我们确实没有人监督信徒是否遵守了十一奉献,但我们会教导大家奉献的意义。由于家教会本身是零开销,所以我们一般不收奉献,也不会开设自己的银行账户。因此家教会弟兄姊妹都把金钱直接奉献到家教会之外的,比如宣教组织、福音机构以及社区慈善机构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对外的奉献不比一般的传统教会的少。
不仅如此,我们还把奉献的定义扩展是全人的奉献,换句话说,除了奉献我们的金钱,还把我们的生命全部爲主奉献出来。其实相比之下,奉献金钱还算容易一点,但奉献自己的所有就不是易事了。但我们相信神会查看、圣灵会督导,随著我们属灵生命的进步,我们会更好地把自己全然献上给神。
E2:若因慈善救助或教会间的帮扶而需要筹募数额比较大的奉献款时,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答:史德顿岛家教会不收奉献的原因有两个:我们没有任何开销;避免快速分殖后金钱流向的纷争,同时减少家长管理金钱的负担。当遇到慈善救助等特殊的情况,我们会鼓励弟兄姊妹将奉献直接寄到信誉良好、执行效率比较高的基督教救济机构,这样就避免经过家教会的行政环节。
有的人可能会问哪些算是信誉良好、救灾效率比较高的基督教机构。我们一般按照经验列举出一些机构名单供大家参考,比如展望会就是一个不错的基督教救灾机构;当然我们给出的名单只是参考而已,弟兄姊妹也可以通过其它他们信得过的机构把金钱奉献到灾区。
我觉得由于各地的情况都不同,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不一定要完全仿效我们的做法,只要按照当地最方便、最省时的方式去做就好。
E3:若邀请外面的讲员来家教会培训、讲道等,是否要支付他们的费用?大概支付多少费用?这笔费用由谁负责出?
答:要分两种情况考虑。首先,若有一些外地讲员来纽约举行聚会,我们会邀请他们顺道来家教会讲道或办一些聚会。倘若他们能来,我们则会鼓励弟兄姊妹自由奉献,作爲讲员的车马费。
倘若我们专门邀请外地讲员来家教会举行聚会,我们奉献给讲员的金钱则不仅是解决他们的车马费,而且一般都会更多,以支持他们服事以及事工上的需要。若弟兄姊妹自由奉献的钱不足,家长们会再自由奉献加以填补。我们没有规定具体的奉献金额,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无论哪种情况,我们一定会支付外来讲员的费用,而且是让他们富足有余。
专访杨彰兴医师:家教会常见问题解答(三)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