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架构不是万能丹,但管理架构确实是教会永续发展的有力后盾。一篇发表自温州家庭教会著名刊物《麦种》的文章,从教会历史回顾了教会体制的发展,并为在转型中的中国教会提出了反思以及九个"亟须"重视的关键。
文章认为理想的教会领导管理架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教会的成长,管理架构及体制也随之成长,同时因著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地域、族群的不同而可能改变,因此教会的领导同工必须密切注意教会的发展。
此外,当中国经济愈发达,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教会势必让更多的、成熟的信徒加入决策、领导的行列。然而,目前大多中国教会都缺乏管理架构章程,甚至有不会"开会",或流于劝勉交流的开会等情况,以致未能真正将不同的意见提到台面上讨论,甚至激辩一番。文章提到有好的领导,加上有好的架构,定必使领导同工如虎添翼。
教会体制的演进
文章也指出,家庭教会领袖的产生一般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因著领袖的个人特质,往往在教会草创、艰困时期特别能牺牲自己,照顾群羊,形如一家之长的摩西,带领百姓出埃及,这种领导称之为家长(族长)式的领导。
这种领导方式一直到第一世纪教会初创时期,彼得、雅各等都是家长式的领导。但随著各地的教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教会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圣经》并没有明确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体制,但发展到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的时候,基本上教会体制为主教制,这种"金字塔型的"体制直到宗教改革及文艺复兴的时代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宗教改革标榜"人人皆祭司",因此发展为"人人皆可为领袖,人人皆有投票权"。以十七世纪的英国为例,圣公会采主教制,浸礼宗及公理会采会众制,而长老宗采长老制。三者皆认为其有充分的《圣经》理论支持。到了十八世纪末叶的美国卫理宗成立之后,就采取美国政府的三权分立体制来管理教会。
至于欧美教会现行制度无论是主教制、长老制或会众制,在法律上,绝大多数都采纳董事会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观念与做法。
转型的中国教会的"出路"
然而,文章提到,这些对中国教会许多传道人来说何谓"闻所未闻",甚至认为董事会是世俗的东西而不屑一顾。但无可否认,中国教会正面临从农村型、家长式领导架构转型为都会型、参与式领导架构,一旦转型成功,中国教会的扩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来支撑。
最后,文章总结了转型的中国教会九项"亟须"要做的事情,分别是:提升教会领袖的素质、领袖学习授权、建立教会薪给制度、政教关系及教派关系和谐的环境、正视堂会与机构并存的必要性、扩充并加深神学教育内容、建立神学教育体系、注重异文化宣教和注重社区服务。
在政教关系问题上,文章指期盼"政教分离"的观点能为中国政教关系带来一扇打开的窗子。中国愈发展进步,愈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政教分离"的可能性就更大。
而在神学教育上,文章极力推荐中国教会扩充并深化以释经学、系统神学、教会历史,以及被中国教会忽略以久,现在融会《圣经》的原则所发展的教牧辅导学(Pastoral Counseling)与教牧领导学(Pastoral Leadership),这些都是中国教会所亟需的。文章也呼吁建立一个学分认证的机制,设立学士认证办法及硕士认证办法。
最后,中国教会进入转型期,作者认为在异文化宣教上文章强调中国教会"不能交白卷",并需要朝这方面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