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宗教心理学学会近月推出一系列讲座,其中讨论圣经为本的戒烟治疗,中文大学心理学系退休教授陈天祥指出戒烟成果因人而异,将借助人工智能(AI)和虚拟实境 (VR)工具,带领戒烟人士预视自己身体、事业和灵性未来的变化。
戒烟治疗法:圣经为本结合心理学
陈天祥介绍以圣经为本的戒烟,即是圣经作前设、以心理学作方法。圣经清楚指出人透过上帝创造的本能,才能明白和接纳救赎的恩典发挥功效,罗马书1、10章指出人归信主是透过心智和行为,灵命成长表现于心智改换一新成为新造的人。
以弗所书4章说,若果漠视或拒绝上帝创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介入,就算基督徒呼求也没办法支取上帝救赎工作施予的恩典和权能,因此圣经为本的戒烟是设法将信仰和心理学的资源介入,发挥治疗最大的效果。
戒烟遇上7问题
陈天祥以4个向度探讨戒烟事工: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有何成果、展望?不同的知识体系各有不同,从其对事物或现象的了解来整合,条件是先确定了解或处理甚么具体的事物,并为目标设计把原来不同的观点整合起来。
戒烟为例,整合过程是先了解戒烟要处理甚么问题;灵性、圣经、心理学三者如何 共用资源等。戒烟处理7问题:不足够信心可以戒烟?记自己与主同死同复活的身份?不醒觉自己的私欲及圣灵的引导?吸烟错误的知识及美好的回忆?缺乏灵性成长的目标?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戒断之后偶然过失而完全自我放弃?戒烟班亦以此基础。
圣经回应7问题
1.信心不足也可以戒烟:将主的话内化在心中,成为动力结出果子(约翰福音15:5、7)
2.基督徒勿忘记与主同死同复活的身份:以此胜过罪性(罗马书6:11)
3.圣灵引导拒绝肉体私欲:纠正对吸烟的错误知识(罗马书8:6)
4.除去污秽敬畏上帝得以成圣(哥林多后书7:1)
5.戒烟者缺乏灵性成长目标:人需认识上帝对自己的计划和奖赏,有了人生目标全力以赴发挥力量(腓立比书3:13-14)
6.自我控制力量不足:靠著圣灵战胜身体恶行(罗马书8:13)
7.戒烟之后若果再犯:时刻提醒自己戒烟后要过圣洁生活,就要与魔鬼争战,穿戴全副属灵装备站立得稳(以弗所书6:12-13)
陈天祥指,这些方针需是心理学的观点配合,例如人需要有信心期待成功的结果才会有积极的参与;改变一个习惯必须把潜意识的思想和行为呈现在意识的层面才能改变;心理学有清晰的目标就有更强大的动机;还有警觉及装备可以避免意外的复发;因此人的自由意志在乎否决潜意识产生的欲念。
戒烟成果因人而异 借助AI、VR工具
至于成果各人有所不同,有人理性上知道、有人对吸烟产生负面联想、有人分辨到肉体与圣灵的声音、有人加深属灵的体会、有人守著戒烟的底线、有人戒烟后得到家人鼓励灵性大增等。
对于未来的展望有两方向发展,陈天祥表示借助科技例如人工智能(AI)和虚拟实境 (VR)的工具,带领戒烟人士预视自己身体、事业和灵性未来的变化,也希望透过这种戒烟模式推广到戒掉其他癖好,如网页色情或沉迷打机,能否成功待有恩赐的信徒加入行列协助戒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