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協和神學院院長三藩市長老會證道

廣東省基督教協會及廣東省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簡稱「兩會」)一行六人的代表團自上週三起訪問三藩市。經過一輪與牧者同工的交流活動後,代表們在主日分別到三藩市及屋崙華埠多間華人教會參加崇拜及證道,與三藩市平信徒打成一片。

廣東省協和神學院院長陳逸魯牧師昨日在三藩市中華基督教長老會中午廣東話堂證道,主題是「人生的加油站」。陳牧師引用以賽亞書40章27至31節來形容現代人的屬靈狀況。無論是中國或者美國,現代人普遍所面對的是常常感到迷惘,好像無路可走。可是,主耶穌説「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徒通過耶穌已經找著了清晰的人生道路。雖然人生裏不免有擔心愁苦,但耶穌曾對他的門徒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陳牧師安慰會眾,主耶穌為眾人在十字架上受苦流血,只要我們學習把重擔交給主的生活,我們的內心就會得到無比的平安。

陳牧師接著轉到主題,指出世人的生活缺乏力量;人最需要的就是尋找力量的源頭, 所謂「人生的加油站」。那麼「人生的加油站」在哪裏呢?就是在主耶和華的手中。當人來到賜力量的主耶和華面前,我們的生命才能夠常常保持有活力的狀態,不致疲乏。特別是青年人,以賽亞書先知形容他們正處於「如鷹展翅上騰」的階段,只要抓住主耶和華,才可以有這樣的力量。年輕人往往忽略信仰的重要性,以為到年老之後才信耶穌也不太遲。其實,越早把自己的生命交託在主裏面,生命才有力量「如鷹展翅上騰」。

陳牧師又提醒為人父母的,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必須知道青年人的心靈多容易受到世俗的污染,所以應該儘早帶領他們接受信仰,才是正確培養他們、保障他們一生的方法。

對於中年人需要信靠耶穌,陳牧師形容他們就像以賽亞先知所説的「奔跑卻不疲乏」。 他指出,中年人常常為了一張張的賬單疲於奔命,卻失去了與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他鼓勵中年人要重建與主耶穌的關係、重建與家人的關係,從中可以得到新的力量。

陳牧師又講到老年人。雖然老年人已經過了「如鷹展翅上騰」和「奔跑」的階段,可是正如以賽亞先知所説的「行走卻不疲乏」,就正是他們這一羣的寫照。要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也要行走得有力量。陳牧師所講的並不只是肉體上的,而且屬靈方面的世界。很多老年人都常為子女孫子掛慮,陳牧師鼓勵他們把這些重擔交託給主,只要常常為兒女們禱告,心中就會變得很輕鬆。

最後,陳牧師指出,以賽亞先知説的等候耶和華,並不是消極地坐著等待的意思,而是我們主動去信靠主、親近主。通過來到教會與神與人的溝通交流,我們必能重新得力。他勉勵三藩市的信徒們,要好像聰明的童女在等候新郎的時候,準備好足夠的油,有力量地過生活。

適逢昨日為棕樹節主日,證道完畢後,陳牧師與其他信徒一起按照長老宗的傳統分享聖,中美兩地信徒在主內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