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達法案嚴懲同性戀 大主教籲保護兒童反誘騙

烏幹達法案嚴懲同性戀 大主教籲保護兒童反誘騙
烏幹達法案嚴懲同性戀 大主教籲保護兒童反誘騙

烏幹達通過反同性戀法案,根據法案承認是同性戀者不會被定罪,但從事同性戀行為、宣傳、傳播愛滋病均屬有罪,可被判20年徒刑,嚴重者判處死刑。法案引起西方國家強烈反對指侵犯人權。教會界也引起爭議,英國獨立福音派教會聯盟認為不公允,但烏幹達大主教反指,法案保護兒童及國家一直支持的異性戀婚姻。

英政府憂爆歧視 教會聯盟:不支持同性戀是犯罪

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5月29日簽署《反同性戀法案2023》(Anti-Homosexuality Act 2023),法案包括:

1.禁止同性關係;

2.加強措施應對傳統異性戀家庭受到的威脅;

3.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因同性戀相關行為遭受性虐待;

4.禁止因同性戀行為散播愛滋病毒;

5.禁止以同性戀目的開辦妓院;

6.禁止同性戀婚姻;

7.禁止舉行同性戀的儀式;

8.禁止宣傳同性戀,包括出版、資助或提供場地等。

該法案引來美國、歐洲聯盟和國際人權組織的譴責。英國政府表示震驚,英國發展與非洲國務大臣麥俊高(Andrew Mitchell)表示,這項立法破壞了烏幹達憲法規定,所有烏幹達人得保護享自由,將增加暴力、歧視和迫害的風險。

英國獨立福音派教會聯盟(Fellowship of Independent Evangelical Churches)主任史蒂文斯(John Stevens)在Witter自稱是基督徒,但不支持將同性戀定為犯罪,並指英國的刑事定罪沒有減少同性戀,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不必要、無效的錯誤。

烏幹達大主教:措施保護兒童 斥外國偽裝人權

然而,烏幹達大主教塞繆爾·穆加盧(Samuel Kaziimba Mugalu)歡迎新法案,認為是「強而有力的反誘騙措施,嚴格限制及不允許被定罪的人與兒童一起工作,為兒童提供更大的保護」。

穆加盧譴責同性戀是外國強加給烏幹達,聲稱異性戀關係是「非洲方式」和「聖經方式」。

他説:「同性戀目前在烏幹達是一個挑戰,因為它是被外部強加給我們的,外國行為者違揹我們的意願,違揹我們的文化,違揹我們的宗教信仰。他們把自己偽裝成『人權活動家』,通過LGBTQ的議程才是腐蝕真正的人權。」這些國家將同性戀合法化,致使人口增長率長期下降;事實上,其中許多國家現在都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問題,人口負增長導致國家崩潰,文化、文明和經濟。

穆加盧續指,將同性戀合法化的國家令人口增長率長期下降,導致國家文化、文明和經濟崩潰,「支持LGBTQ的國家展示了負面後果,我們感謝總統沒有屈服於這些人的威脅,保護烏幹達免於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據2021年統計,烏幹達人口4,585萬,羅馬天主教佔41.9%、基督徒35.9%,伊斯蘭教13.7%,其餘是東正教、本土宗教等。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