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有10%至20%儿童及青少年患有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营养不足导致他们心理质素低易被欺凌、家暴,建议早餐吃麦片鸡蛋及午饭。
东安格利亚大学营养流行病学教授艾尔莎·韦尔奇(Ailsa Welch)、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公共卫生高级讲师理查德·海霍(Richard PG Hayhoe)分析,一项由诺福克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与福祉调查,从50多所学校搜集数据,分析1,253名有8至11岁小学生及7,570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的调查,将两组人的数据分析,评估受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每个人陈述的分数加起来,总分越高儿童的心理健康越好。
心理健康状况包括 : 学生有否被欺凌、家中发生争吵或暴力冲突 ,这跟他们通常吃什么类型食物有关,故此调查不单考虑个人幸福感,还将其他因素考虑在内,将饮食与健康两者联系起来。
中学生不吃早餐 心理健康低6%
调查发现在中学生组别,较高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较高的心理健康评分相关,每天吃五份的人比不吃的人高约 8%。幸福感得分因参与者所吃的早餐或午餐类型而异,与吃传统早餐(如麦片、烤面包;煮熟的早餐:鸡蛋)的中学生相比,不吃任何早餐的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低了近 6%。那些早餐只喝能量饮料的人的幸福感得分降低了近 7%。
若与吃午饭的人相比,不吃午饭的人的分数同样低,这些关联在小学生中也相似。令人担忧,因为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学校表现 、成长和发展,虽然更多的小学生吃早餐和午餐,但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也同样不足。
营养不足 心理健康质素低 易生家暴
不吃早餐或午餐,对心理健康不利,影响与孩子经常在家中发生争吵或暴力事件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儿童和年轻人都需要获得优质营养,以改善心理健康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研究员鼓励为早餐俱乐部提供更多资金,确保所有有资格获得免费学校餐的儿童都使用,并且这些餐食中至少包含两份水果或蔬菜。
学者们指,为了实现这目标,这些方法需要得到学校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