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注·花的美」Pauline放下執著展開新的夢想花園

在「微光」照耀下的市集,Pauline將真花首飾融入日常生活,創立品牌Pozzimade,通過手作發現自己有許多未知的可能性,重新找到方向並勇敢嘗試新事物。這一段不僅是對藝術探索的旅程,更是一個自我成長與放下執著的故事。

突破機構近期舉辦「微光之約Here We Shine」突破青年村展現日,當中的「微光微市集」聚集了20位青年各自展現獨特的產品,走過綠油油的人造草地進到市集,迎來的攤位擺滿了花藝裝置、帶有飄動感覺的立體真花首飾等,參展者之一Pauline耐心順序介紹她的自家品牌。

2018年創立Pozzimade,探索讓真花首飾伴隨生活日常的可能,還有《花之淚光》系列等,將麥稈菊花瓣經過乾燥處理後,每片花瓣呈現閃閃發亮的效果,保留天然的顏色。

除了首飾,還有花畫和裝飾品,利用蕨、蒲公英等不同花材製作成品,讓人感受户外生態之美,豐富藝術表現形式。這一切包含著人生哲理,Pauline説:「我想告訴人,花不一定完整一朵的,碎了也有美的一面!」

在香港還有很多可能性

作為突破事工Trial and Error Lab的參與者,Pauline表示手作是她的興趣,通過參與試驗和學習,發現逐步發掘和投入手作讓她找到強項和方向。

站在自家品牌「Pozzimade」攤位前的Pauline憶述:「這是一種舒壓的歷程,我一直有正職,手作是我很大的興趣,之前做過一些手作寄賣,參加市集發現成績不佳,參加Trial and Error Lab過程認識到自己不足之處,一步步學習發掘自己,投入手作的方向發揮強項。」

她也從中體會除了工作,在香港還有很多可能性,與突破的合作發現原來選擇不單只一個,放開自己的心嘗試一下,縱使可能會錯但是好的,從錯中知道這條路不適合自己,可以再次試另一條路。

遇上這朵花 發現新的我

在她身邊,有一座《花之淚光》由黃、藍、綠、啡顏色細花拼合成的心型花瓣首飾,Pauline借喻:「這朵花好像一個人有很多夢想,但好似無限的雲飄來飄不知道做甚麼,當你嘗試將一粒一粒的夢想組成,就變成了新的景象,説到底人有很多選擇給自己的。」

閒談之間,這位藝術創作者原來讀Engine出身的,踏上花藝之路源自一段經歷,Pauline續説:「去年工作與家庭感到壓力,生活平衡不太好,就要放棄花藝手作的時候,遇上這朵閃閃發亮的花藝裝置,好像告訴我給自己多一次機會。」

退後一步放棄執著

最終走出了自己創作之路,將原本是一塊一塊的花瓣,化作了現在的模樣,「以前覺得任何事情都要完整才完美,鑽牛角尖看不到自己的盲點。當想放棄的時候,退後一步來看,發現有新的方向。現在拋開了舊的想法,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重新創作成為自己新的一部分。」

她相信,人生遇到樽頸之處,當局者迷的時候,退後一步看事情、放棄執著,就當作一個經歷來體驗。

花藝裝置、麥稈菊、蒲公英,為Pauline打開一扇窗,給她看到一個新的視覺!

突破機構藉著50週年誌慶舉辦「微光之約 Here We Shine」突破青年村展現日,地點:突破青年村,日期:2月24至25日,超過800人次參觀。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