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信徒布道会(以下简称"中信")45周年大庆日子。总干事陈明斌牧师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分享了中信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中信以文字宣教开始,现在已经发展成爲一个多元化差会,不变的是中信坚守直接传福音的使命。
美国中信于1961年10月在美国底特律市成立,异象是"福音传华民、恩泽遍万邦",团结全球华人教会及信徒力量,以各种渠道,向骨肉同胞传扬神爱世人的喜讯。45年间中信主动积极因应时宜发展出多元化的事工。
文字宣教事工走向华人第二代
陈牧师表示,中信一开始就以文字宣教为使命,《中信》月刊被称爲"无声的宣教士",每期发行五万本左右,无远不至,可以説是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直接福音的工具,五年来无数人通过《中信》得闻福音和得救。"不论在泰国的监狱、阿拉斯加、甚至南非,都有人传阅中信月刊。面对中国大陆12亿人口,我们看到简体版《中信》的责任尤其重大。"
中信的英文季刊《Challenger》(挑战者)每期发行一万多,针对向北美华人第二代华人传福音而出版的。陈牧师表示此是中信向北美第二代华人传福音的所走的第一步,是中信的一个新方向。为适应北美本土华人的需要,《Challenger》 编辑方针两年前经过重整,内容除著重个人得救和生命的见证外,更有科学证道的文章。现在《Challenger》已成爲中信差遣的另一个"无声宣教士",向英语本土华裔传福音。
陈牧师说:"福音不是从事一个事工,而是生命传递生命,信徒的生命就是传福音的最好途径。"《中信》和《challenger》都是通过见证直接向读者传福音,前者针对华人,后者针对看英文的各阶层,特别是华裔。此外,这些刊物的见证故事将福音具体化,让人从见证里面看到人如何活在福音里面。"圣经中主耶稣也是用故事、比喻讲道,使福音适合所有阶层,令他们产生共鸣,对神作出回应,并知道具体要如何回应,见证的方式是令人最容易明白的。"
福音事工走向网络化
除此以外,中信影音部亦看到网络的重要性,更著重以媒体向世界华人传福音。现在中信的网页发展逐步趋向完善:中信月刊等每一期杂志,以及许多的灵修资料等已经上网,此外网络广播亦于近年开始。中信买下电台时段向中国播放节目"空中牧会"和"忠信之声",将福音种子撒入各偏远省份;并在2001年起开啓"忠信之声"的网上广播,不分昼夜地将福音通过网络传播出去。
陈牧师表示网络是知识的传递和搜索的必然趋势:"我不是说文字出版息微,而是知识通过网络传递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中信组成一个网络特工队,负责不断把现有的资源放在网络,一边研讨技术一边推行。
中信福音中心走向更多华人社区
随著新成立的南湾区中信福音中心中信中心下月正式启用,加上三藩市福音中心、西雅图福音中心,以及夏威夷福音中心,中信的福音中心从3个增加至4个,藉社区服务向华人传福音,并以短宣培训栽培当地信徒。陈牧师说:"我们看到美国许多小型教会没有资源和人力,缺乏对信徒的训练。福音中心正就此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帮助。"
直接传福音的宗旨不变!
陈牧师说,各地中信带同一个使命,各自摸索脉搏为当地教会提供最适切的服务。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信发展青年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获得衆多教会的支持;加拿大中信重视城市宣教工作;美国的事工重点就是文字出版、城市宣教以及媒体工作。
陈牧师最后强调,中信在现今社会面临许多的不同的挑战,很多的事工需要回应,但他们仍不断提醒自己把焦点集中在直接传递福音上,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