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基督徒医师:"拗直治疗"与我何干?

soc_20130620_drhong.
尽管康贵华医生一再澄清,严正声明,但在舆论下更被入罪三分,被描绘为硬逼同性恋者变为异性恋的恶魔。不过他仍坚守原则,不懈帮助同性恋者。(图:基督日报/陈丽斯)
香港基督徒医师康贵华文质彬杉,谈吐温文,却被描绘为十恶不赦,硬逼同性恋者变为异性恋的恶魔。尽管他一再澄清,严正声明,但在舆论下更被入罪三分,百词莫辩。不过他仍坚守原则,不懈帮助同性恋者。

被扣"拗直治疗"帽子

在网上搜寻的话,不难发现不少报章和同性恋网站的文章都把康医跟"拗直治疗"、"压抑欲念"、"改变同性恋"、"歧视同性恋"等挂勾,亦把康医创办、服侍同性恋社群的"新造的人协会"等同为"提供拗直治疗"的机构。

康医一直坚决否认有关的言论。他认为同运一直强调的"孪拗直"概念可能来自Alfred Kinsey 1945年所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互变的模式,而所谓"冻水浴"、"电击"等"疗法"则全是过时或不合适的治疗同性恋方式。

但有同运组织将这些"疗法"绘形绘声地套在康医身上,例如有同志组织告发他"一对同性出现性欲,就叫�哋冲冻水浴压抑欲念"(苹果日报2011年7月15日报导),但康医称这些指控根本是无中生有,他说:"作为帮了他们几十年的人一定不会叫他们在浴室做淋浴,因为浴室是男性最易有性幻想的地点之一,这样做其实只会加强性欲。"

类似的指控层出不穷,令人以为康医专门用非人性的方式拗直同志。对于这些他深感不平:"我觉得很不公道,我没做或讲的野他们会夹硬说我有。譬如2011年4月我完全没在讲座中教人做『更正治疗』、无讲淋冷水浴,但报纸夹硬话我有讲。呢个根本唔系事实,夹硬『屈』,(同运)又做短片……这些很不公平,令我很唔开心。"

他又说:"明刀明枪讲件事你点睇我点睇无问题,但唔系明屈。而报纸又帮吤X,更要揾人回应。有记者咁设问:『康医人叫人淋冷水浴来减低同性吸引㖞,你点睇呀﹖』夹硬生安白造,令人几唔开心呢﹖。"

康医:"孪变直"模式不成立

最讽刺的是,康医自己根本唔认同有"孪变直"这一回事。他说:"当我想帮助这班想离开同性恋生活方式的人时,有的人误解是"孪拗直",(同性恋是"孪",异性恋是"直")。我不认同咁的睇法,别人系咁讲,话我帮人地改变。经过三十年帮助他们,发现其实同性恋的倾向同异性恋的倾向是两个独立或少少相连的"路轨"或"程式",每个人其实都有潜质建立其中一面或两面的倾向。 "

他解释,有同性恋及异性恋的倾向像两条平行线,两者只能是"直来直去",各自加强或减弱,没有一定的交互影响,亦不会交叉变换,根本不是"孪变直"。

同性恋者的选择:无可能强逼改变

康医接触同性恋者30年,他在读心理治疗实习时首次遇上同性恋者,令他有机会认识到这个社群所承受的痛苦。他发现这班人既要处理内心很多挣扎,又面对来自社会、家人和朋友的拒绝,加上来自性关系的伤害,往往有很深伤痛。但服侍同性恋的精神科医生又少之又少,令他产生帮助他们的使命感。亦由于康医生能理解他们的痛苦,透过介绍而来的同性恋者越来越多。

他表示同性恋者是很多元的,所接触的同性恋者中大部份无意离开同性恋生活或改变性倾向,但的确有部份人在同性恋关系中受伤、失望而想离开这种生活方式,或不再寻求同性恋关系,但往往求助无门,"有的人寻求外界帮助时会觉得失望,因为有些辅导员或精神科医生会跟他们讲:『你既然有咁的倾向,咪继续做番咁嘅人、继续寻求同性的恋爱关系啰!』令他们有求助无援之感。"

但康医生相信人各有志,"不想离开(同性恋生活)的我会帮呇a,想离开的我又会帮呇a。我是基于他们的志愿和需要提供适切的帮助。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不会特定一个假设,要他们fit into我们认为好与不好的——我们都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他无意强迫别人改变性倾向:"性倾向是人性格的一部份。我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帮人改变,如果坉躟@意改变,你越监妎V更加反抗。一个人不愿意改变的话,请问有边个能令囮幭靬O﹖"

再者,只有坚持和决心才是改变的关键:"我们不是用行为禁止,而是帮他从心里改变,令他的行为可以跟著心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改变。"若同性恋者不愿意改变的话根本无办法,"点可能『拗』直呢﹖根本没可能。"

离开同性恋"不等同"改变性倾向

但事实上,即使有人想改变性倾向仍相当不容易,康医指成必v相当低,在香港只有平均11%的人能改变性倾向——冲破障碍与异性拍拖或结婚生子。

他形容一个人想离开同性恋的生活模式就像"食斋",可能会令食肉的意念减退,但想食肉的欲望很少会因此而全然消失,甚至可能更强化了,"追求离开同性恋方式不代表它的倾向会改变,甚至会更强。所以帮助人离开同性恋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改变性倾向并不是必然的。"

外界言论令人误以为康医生专帮"妙手回春",令同性恋者由对异性"无反应"变成"有反应"。但康医坦言比起减低同性吸引力,他更著重适切地帮助不想依赖同性恋生活方式的同性恋者重建身心灵的健康,包括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与同性的友谊关系、与家人的关系等等,让他们能过更精彩、更开心的生活。

后同性恋—被同性恋打压的性小众

"后同性恋"(后同, Post Gay)是一个新名词,是指一班不想再依赖同性恋生活方式、寻求更快乐人生的同性恋者。康医生相信香港有超过一百多名"后同",只是相当少的数字,是同性恋社群中的"小众",亦最能形容康医生服侍的对象。

但为什么呢高呼要社会尊重性小众的同运人士却不住打压这班"性小众中的性小众"呢﹖

康医解释说:"这班『后同』的确成为部份人的『眼中钉』,因为他们宣传『不可改变』、『同性恋是天生』,但这班人却是有所改变,更比前开心了,那就将他们的基本信念摇动。所以你看他们的回应,他们叫后同改名,不尊重他们的存在,否定他们是同性恋者,更令我觉得要保护这班被打压的后同,维护他们的权利。"

康医和新造的人协会因帮助"后同"而成为众矢之的,更惨成被丑化的对象,康医有什么感受呢﹖"当然又嬲又唔开心,但社会就系咁。他们说我歧视、病态化他们(同性恋),这绝不成立:他们想变咪变啰!后同他们都唔觉得呢个系病态。他们去平机会投诉时亦举牌说『不是治疗,没有拗直』,这是他们的心声,做乜话我孪拗直呢﹖后同都唔承认他们孪拗直,做乜屈他们孪拗直﹖"

他又为后同忿忿不平:"他们为什么不能尊重这些后同呢﹖同性恋人各有志,是多元的社群。想离开同性恋的人是性少众当中的性少众,他们想离开,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呢﹖如果他们(同运人士)觉得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倾向都等同、都很正常,即饮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正常的,他们支持异性恋变同性恋,那为什么反对同性恋变异性恋﹖其实他们不是变异性恋,而是变双性恋,都唔得﹖他们(后同)已经是性少众当中的性少众,如果真正的多元、包容,无理由要打压他们吧﹖"

卷入是非 康医无意退后

面对这么多风风雨雨,康医会因舆论而考虑不再帮助"后同"吗﹖康医说:"如果我因为俾人话歧视我就唔帮呢班人,我就系歧视,令他们得到差别的待遇引致不公平。如果其他们情绪抑郁焦虑我就帮,你同性恋吗﹖费事人地话我歧视麻烦我就唔帮,咁咪造成歧视﹖我自己一定唔会落手落脚做歧视的行为。但如果我因压力而不帮这班人,我就是参与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