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全人福音遍万邦"专题报导

生命更新与社会更新
第七届华福会以"基督全人福音遍万邦"为主题,分开四个题目分享,分别是"生命更新"、"教会更新"、"社会更新"、"文化更新"和"普世更新"。

生命更新:人与神和好后关系及身份上的转变
在第一天的专题讲座中,温伟耀和梁永泰博士分享了生命更新的主题。温博士提到人与神和好后,内在心灵所发生的扭转与更新,是与神关系及身份上的转变;也是圣灵的内住与更新,表现在知、情、意、动力和具体行动上。此外,心灵的转化之具体动力,可分为即时的改变--圣灵作为超然外来力量当下的抗衡推动,以及逐渐的改变--圣灵的内住令信徒的道德、信仰心灵逐渐离恶向善。

接著梁永泰博士分享了"由被造之物至神的儿女"。他说,我们的生命始于伊甸园,拥有神的形象和群体性,但堕落使我们的生命与上帝割离,而悔改归回是生命更新的第一步。我们要走成圣、人格重建、蜕变的道路,基督徒的生命成全于天国降临地上:新城耶路撒冷。

社会更新:每个教会都可以付出力量
在第二天的专题上,彭怀真博士谈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社会问题推陈出新,以台湾为例,佛教界的慈济等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相对地基督教组织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面对高风险家庭的困境、自杀与忧郁症人口增加、外籍新娘以及劣势人口的关怀等,彭博士说,每个教会都可以付出力量,满足多元的需求。

接下来由从事基层福音工作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刘达芳博士,分享禧福协会从事的关怀妓女、孤儿、老人、小贩等事工。以"老兵"来形容自己在基层的事奉,她说,在我们谈到社会更新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不是地上的争战,而是与空中的恶魔之属灵争战,所以必须靠著祷告,击退撒旦的工作。

回应今届华福会举办的地点澳门,刘博士提到赌场引申出来的问题,使很多家庭破碎,包括邻近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等,赌徒造成了离婚、家暴、贫穷等问题,澳门成为了输出痛苦的地方。因此,教会必须有效地提出更新策略,结成运动和盟约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李秀全牧师:不变的是真理,改变的是方法
总结大会两天的主题,李秀全牧师笑说,参加华福大会反映了华人教会的两个问题,首先是营养不良:教会平常没有足够的牧养,所以在参加大会时信徒才得到喂养。另一方面是消化不良,因为一连听了那么多震撼的讯息,一下子很难全部接收。他说十分认同华理克牧师讲的讯息,我们需要好好鼓励丰富的想像力 (imagination),却不要盲目的模仿(imitation)。

此外,他说要分辨什么是绝对和相对,要抓住绝对不改变的真理,但相对来说,方法是随著时代的改变而更新。总括来说,他认为华人教会就像华理克牧师说的: "We must work together, we must work together, we must work together." 华人教会不应只作中流砥柱,也要力挽狂栏,作盐和光,在社会上发挥影响力。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