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革命人类失落自由意志?黄伯农信仰结合科研

神经生物科技正在重新定义人类自由意志,使人类成为"被强化能动者",恩光书院1月11日举办未来视野研讨会,牛津大学哲学博士黄伯农分析第六代战争、人兽嵌合体及涉及的伦理问题。黄伯农向本报表示,作为科研者无权限规管国家,作为基督徒参与内部会议时发声并预视未来,本著善意为人类服务。

神经元驱动 人类失落自由意志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基督徒未来学家黄伯农在恩光书院举办的未来视野研讨会,从未来情报学角度探讨神经生物科技,以及如何塑造未来。

现时的神经生物科技是集合神经科学、精神、医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机械人和合成生物学的新兴跨科际领域。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执行神经功能活动的高度分化细胞,人类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

在神经元革命下,人类被重新定义。科学家认为神经元才是人类意志和概念知识的表征基本载体,这不单挑战人类具有天生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假设,亦将传统社会科学概念"人类能动者"(human agency)变化成为"被强化能动者"(augmented agency),经过神经生物科技改造的被强化能动者,可以应用在多个范围,包括国家安全、仍在研发的第六代战争。

神经生物科技 发展第6代战争

基督徒认为战争是邪恶,黄伯农指战争是从政治权势衍生出来的,是政治的现状、现实主义,考虑以最低成本代价达到政治目。人类战争经历了五代:第一代,古时人对人在战场直接格斗;第二代,17世纪至上世纪二次世界大战;第三代,上世纪50至80年代冷战时期的间谍和策反战术;第四代,将政治和战争的界线模糊化,结合资讯网络、极端宗教、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手段,形成混合战术;第五代,更趋向间接和即时化,使用人工智能的自动系统,进行网络攻击、无人机的非人类战争行动。

研发中的第六代战争,使用人工智能控制资讯战,透过社交媒体进行大脑皮层战争,以及发动自动化网络攻击等,令到政权易变,这也是"被强化能动者"的开始。第六代战争有三个人造介面技术的方案,包括:人兽嵌合体、动物机械人、大脑机器介面。

机器嵌入遥控甲虫:睇片

对于人兽嵌合体,近20年发展迅速,而且突破跨物种。黄伯农提出了一些个案: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学家,从兔子胚胎的细胞抽走一部分基因,植入人类DNA到兔子胚胎内,成功制造了"人兔嵌合体"。

200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研究几个项目,包括:遥控犀牛甲虫、遥控飞蛾、遥控蟑螂。他还即场播放影片《DARPA遥控甲虫》,片长历时3分半钟,研究人员将可以传送输出脉冲的设备放置在甲虫身上,然后控制甲虫拍打飞翼的神经系统及肌肉,使到甲虫可以被遥控飞行去到目的地。

甲虫仍然清醒,但是大脑神经系统已经被入侵受到控制。换句话说,甲虫是生物与机械结合的物体。

人机结合除了应用于军事也用于医学,透过手术植入电极到人脑的中央及边陲神经系统控制假肢,恢复使用者对假肢的感觉,甚至为抑郁症病人舒解病情改善记忆等,然而手术带来风险。

人类最终演化成另类物种?

神经元革命颠覆了人类拥有自由意志、独立思考的观念,变成只是由一系列神经关联内的神经元活动构成。

英国圣公会前总主教威廉斯(Rowan Williams)认为,人类意识不应该也不能够被单一还原到任何细胞、量子或粒子之上。人类意识本质是关系性的,拥有自我意识同时意识到其他人存在与自己的关系。

黄伯农则指,纵使是新种被造物,这种新人类意识的形成仍然需要与其他被做物,包括人和机器发生关系。至于如何规管?这是未来重要的伦理、社会、经济、政治的议题。

梁永泰:人的灵魂与尊严在哪里?

恩光书院院长梁永泰回应时称,人类未来是朝向美好还是恶梦值得思考。他指,往昔与现在人类的思想都是被入侵,以前被大众媒体传播改变人的消费行为,未来藉著科技植入人的思想,究竟哪里才是灵魂所在?

基督教信仰相信人是灵魂体结合,作为基督徒信仰是我们的灵魂,上帝按著祂的形象做人,看是极好的,"科技不是中性的,不单在乎人的善用与恶用,就算善用本身会带来价值观的问题。"他并指当人体嵌入机器的时候,人变成物件,人的尊严在哪里呢?

梁永泰亦提到,圣经教导人与动物不可交配,现在人与机器合体是否另一种交配呢?他强调,人愈有流动性愈失去自主,人争取科技增加自己的能力,自主性可能就愈低,影响人的本质,呼吁大家提防。

黄伯农:无权规管国安 科研服务人类未来

神经生物科技牵涉物种改造,以及实验带来生命风险,如何规管?基督徒怎样看衍生出来的道德伦理问题?

黄伯农回应本报询问时表示,每个国家的大学都有规管,包括人机合成的实验。不过,每个国家规管过程都有差异,基于该国家的国安议程,国际尚未有共识如何完全规管。

作为基督徒和科学工作者,黄伯农表示没有权限规管国家。他能做的在科学家内部会议发声怎样预视未来。黄伯农说:"作为基督徒好想首选未来愿景,有基督教的元素在里面。"他称,与一众科学家同样抱著善意为人类服务,怀抱美好的明天的态度进行科研。

不过,他强调牵涉到权势,战争是现实主义,科技成为服务这班权力者实现地缘主义。黄伯农提出人类未来的出路:"把焦点转移向星际,将人类的未来调整到另一个方向。"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