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每年的复活节期间都会举办造就营,对全德华人基督徒来说可算是一件盛事。今年大会邀请了王守仁牧师作为讲员,使三百多名来自各地渴慕得到装备的弟兄姐妹获益良多。四月下旬,就会开始第一次在欧洲试办的网路远距课程,由周
和老师主讲圣经伦理学,希望能够为欧洲华人神学打开新的一页。
由于近年来大量中国留学涌入欧洲,每年留欧学生人数已超过北美。为了把握这向学生传福音的大好的机会,《海外校园》董事会在2004年11月的董事会中,决定发行简体字《海外校园》欧洲版。
《海外校园》欧洲版继续秉持有灵、有理,有情的杂志风格,在内容上约70%与北美繁体版相同,将继续保留信仰广场、科学与信仰,文化论坛,名词浅释等栏目,而另外30%的内容则来自欧洲的作者,包括得救见证、探访、生命经历和小品文等。
鉴于中国留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同时也为更好在中国学人之间把福音广传,《海外校园》欧洲版将印刷1万多份并以赠阅形式免费寄发给欧洲各地华人教会和查经班。《海外校园》杂志社盼望海内外的基督徒,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北美众教会和信徒们,通过写稿投稿、分发赠阅、个人订阅和为此项事工奉献、代祷等方式,帮助和参与这份刊物,共同投资在神永恒的大业上。
除了大幅增加杂志发行外,《海外校园》还将在完成第一阶段的直接培训后,开始对德国当地同工的训练,让当地兴起传承使命的华人同工。此外,原本集中在德国柏林的培训工作也将向欧洲其他地区推广。而在创启地区,海外校园一方面会继续已有绩效的校园培训课程,另一方面,也将突破性地建立起有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文字事工培训课程。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