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督徒對「文宣」的理解停留於表面,以為它無非是用筆桿子來傳福音。然而,有牧者日前在《文宣雙月刊》發表文章,深入淺出地道出「文宣」的寶貴福音使命,鼓勵信徒一同參與支持。
作者為香港資深教牧、從事文字工作多載的謝博文牧師。他曾在台灣基督教論壇報和視聽聯合會從事傳播工作,有機會與眾多基督教文字工作者切磋,因此對文宣事工有深入的研究。
關於「文宣」的福音使命,謝牧師從四個方面逐一探討。首先是「基督教文字工作」,諸如寫壁報、出福音單張或小冊子,分發見證報告等均屬於這個範疇。
謝牧師表示,「基督教文字工作」是文宣比較初步的階段,它可謂是佈道撒種的前奏和尖兵的搶灘工作。
相比之下,「基督教文藝工作」則是比較深入一點的作法,它是用有表達能力的文字寫成短篇,或戲劇、詩歌,或透過漫晝短歌向受過教育的羣眾去傳福音,即透過文藝媒介讓福音進入社會。
不僅如此,謝牧師還表示有優美文字的的講章和信息也可以進入該領域大顯身手。
分享到第三點「基督教文學工作」,謝牧師稱其是把基督的道融化進入了文學,並注入了生命中去轉化生命。「這是要受過文學訓練而又有深度的基督道成肉身的體驗,才能夠達到這境界。」
謝牧師強調不可輕看基督教文學工作,因它有強大的改變生命的能力。這使他追憶起五年前他在法國遇見八十從個蘇俄公立學校來的基督教聖經科老師的事,並引起他深刻的反思。
「美加的公立學校早已禁止教聖經了,但託爾斯泰的基督教文學卻已經深入蘇俄文化的骨髓,使其在數十年的蘇俄共產主義政府徹底破壞下依然能復活起來。」他感嘆道。
最後是「基督教文化工作」。謝牧師認為倘若以上三項事工有策略和計畫的作好,那麽基督教就可以更新整個社會的文化,不需要用顯明的聖經句子也可以轉化人心,讓人的良知覺醒,促進社會的責任感,聖化文藝界、傳播界的管道。
「正如佳餚有名廚製作好了,雖然一個人不會吃鹽和胡椒,但都融化在食物內了。」
末了,他對後輩提出一點期望,「今天在美加懂華文的人逐漸減少,倘若你們能藉著互聯網多創作有生命的福音文學,這樣也可以對傳揚福音作出貢獻。」
資深牧者淺談基督教文字宣教工作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