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角聲中國兒童村生活的孩子都充滿了喜樂和感恩,人們很難從這些家境悽慘的兒童找到一絲悲傷的陰影。然而在一張張笑臉的背後卻有著兒童村同工們無私的付出和犧牲,他們用無盡的汗水和泪水換來兒童村的歡聲笑語。
福建三明市兒童村副院長馬雪珊姊妹就是衆多默默無私奉獻愛心的同工之一。日前,馬姊妹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角聲中國兒童村週年感恩會,述説自己二年服事的點點滴滴和心路歷程。
馬姊妹坦誠地表示,在兒童村的服事工作並且不輕鬆,自己也曾有過軟弱、失望,幸好得到神恩典的庇護,使她能化挑戰爲動力,品嘗到服事的快樂。
相比其他年長的同工,馬姊妹在兒童村所面臨的挑戰更大。作爲一個未婚的年輕姊妹,她從未有教養孩子的經驗,卻一下子要面對89個兒童,壓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不僅如此,接觸之後她發現教育這些孩子不像想像中的那麽容易,尤其是那些處於反叛期的孩子們最讓她頭痛。頂嘴、耍賴、調皮搗蛋、故意犯錯,已成爲同工們的家庭便飯。
當被問及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是什麽?馬姊妹不假思索的説:「是愛!」她稱自己從神得到的愛太多,希望也能把愛分給兒童村的小朋友們。
看到孩子叛逆的一面,也讓馬姊妹反省自己在神面前的樣子,「其實,我們在神面前也經常表現出不可愛的一面,但神對我們仍是不離不棄。」每當回想這些,馬姊妹不由自主的發出憐憫之心,帶著愛心去包容和管教他們。
「我不值得你們原諒,更不值得你們去愛!」面對那些自暴自棄的孩子,馬姊妹告訴他(她):「在你認錯前,我們已原諒了你。我們這樣做,是因爲神也是這樣愛我們、包容了我們的過犯。」
時間久了,再反叛的孩子也會被同工無條件的愛所打動,逐步改變成善解人意的好孩子。馬姊妹回憶説,有一次她在房間裏時發現有人在門縫下面塞了一封信,她打開一看發現是孩子給她的道歉信,「對不起,姐姐,請不要再生氣了,否則臉上會生皺紋的……」
讀完信之後,馬姊妹倍感安慰,「看到他們的轉變,我覺得即使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她激動的説。
備註:由於许佩文院長即將往四川擔任該處兒童村院長,馬雪珊姊妹亦將擔任三明兒童村的院長。
相關新聞:
牧者下一代服事角聲兒童村 經驗終生受益(2010.06.30)
角聲中國兒童村六週年恩典滿溢見證如雲(2010.06.29)
兒童村副院長馬雪珊:神是我服事的動力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