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葡萄园书房复办"听人学手语"培训课程,有学员盼透过手语跟聋人朋友传福音。现时南京每两千名聋人,才能配一名手语翻译,有望借助科技减低聋人生活的障碍。
手语培训 学员可与聋人传福
南京市鼓楼区的葡萄园书房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暂停三个月的"听人学手语"培训课程继续展开,让听力正常人士与聋人交流。
《福音时报》消息,疫情影响自今年7月中暂停的"听人学手语"培训课程,于10月23日再次举办,当日共有7人参加,包括3位聋人、4位听人,导师为陈丽荣姊妹,亦为一名聋人,毕业于黑龙江神学院特殊教育研讨班,目前全职从事南京教会聋人团契。
导师教授10个手语单词的表达方式,"出事"、"反对"、"突然"、"聪明"等。 有参加者表示经过一轮手语学习,领悟到手语的乐趣,能够用手语跟聋人朋友沟通意义重大,也希望争取机会向聋人朋友传福音。
语音转文字科技助聋人
据《澎湃》报导,南京每2,000名聋人才能够配1名手语翻译,聋人看病遇到不少困难,他们每次到达医院都要到大厅挂号,找手语翻译义工帮忙,由于医院人流众多环境嘈杂,病人和医生沟通出现障碍,聋人又不能够用嘴巴说话,需要手语翻译服务。
现时南京有1万多名听力语言残障的人,能够达到南京市聋协手语翻译服务需求,但翻译者只有10多人,其中跟市聋协合作的只有6人 ,所以南京市平均每2,000人只能够分配到1名手语翻译。
对聋人群体来说,生活上遇到的障碍不单在医院,在派出所、法院等地方都需要迫切翻译服务,现时有赖于科技发达,可以借助科技产品,例如语音转文字等软件,缓解聋人群体生活遇上的困难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