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寿华牧师分享"血漏妇人的信心":主动求赦罪告别12年的绝望

血漏妇人的信心 萧寿华牧师:主动求赦罪告别12年的绝望
血漏妇人的信心 萧寿华牧师:主动求赦罪告别12年的绝望

基督教耆福会举办的福音粤曲培灵布道会上,萧寿华牧师分享了血漏妇人的故事,强调信心带来医治与赦免,并提醒会众在信心低谷时要记住"天父必看顾你"。他也邀请大家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的主。

萧寿华牧师是宣道会北角堂荣誉顾问。他引用圣经中的教导"施比受更有福",表扬义工们前往各院舍探访长者的爱心行动,并指出付出所获得的福气更大。他表示,虽然人生有限,但我们可以体会到天地之间有一位真实爱我们的神,甚至愿意为我们牺牲自己,赐给我们生命。无论是病痛还是困难,在主的力量下,我们都能够勇敢面对。有长者分享信主后的平安,虽然仍有困难,但他们感受到从主而来的力量,能坦然接受与面对。

血漏妇人的信心

《路加福音》第8章第43节记载了一位患血漏12年的妇人,她"在医生手里花尽了一切养生的,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这是个悲哀的处境,但她并未放弃,仍然相信耶稣能带来盼望。当她触摸耶稣的衣裳䍁子时,血漏立刻止住,而耶稣也察觉到有人以信心触摸了祂。

萧牧师解释说:"这位妇人不仅是在外表上触摸耶稣的衣裳䍁子,更是透过这个行动表达她内心的信心,相信耶稣是她的盼望,并以此接触表达她对耶稣的接受。"这份信心让她得到了真正的医治,经文记载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48节)这表明她的罪已得赦免。

然而,萧牧师指出,今天有许多人听过耶稣的名,甚至接触过祂,却没有以信心真正接受祂。一位临终长者信主后,分享自己不再为家产的分配感到忧心,变得安然自若。主耶稣以慈爱洁净了我们内心的纠结和罪恶。

信心低谷时,谨记"天父必看顾你"

萧牧师进一步说明,接受耶稣是凭借信心,而信心的本质是承认自己有罪,并需要天地的主来引领生命的道路,接受祂的帮助。他提到:"爱人之前,我们首先要经历到神的爱,这样才能去爱身边的人和家人。"

有些信徒在面对疾病或生活艰难时,容易忘记神的爱,陷入信心的低谷。萧牧师分享了他曾接受心脏手术的经历,当时他感到虚弱无力,怀疑手术是否出现问题。后来,他从一首诗歌中得到了安慰:"任遭何事不要惊怕,天父必看顾你。"这让他清楚知道,天上有一位慈爱的父亲在看顾著他,无需忧心。

他勉励会众说:"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无论是年老有病,还是经济困难,上帝都欢迎我们将一切忧虑卸给祂,因为祂顾念我们。"他鼓励大家放心把一切交托给神,从中得力,继续跟随并信靠主。

最后,萧牧师提醒会众,天父渴望每个人都能回家,祂会赦免我们的过犯,并将平安赐给我们。他也再次邀请大家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主。

基督教耆福会于10月10日在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真理堂举办了"第十八届金色年华福音粤曲培灵布道会",由宣道会北角堂荣誉顾问萧寿华牧师主讲,活动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