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再变主恩不变——屋仑联合卫理公会跨世纪的见证

20091008church_pic1.
圆弘门、青瓦红墙,这是屋仑联合卫理公会的标志。(图:基督日报)
踏入屋仑华埠,不难发现有一所古色古香的教堂伫立在繁忙的街道上。圆弘门、青瓦红墙,外院的麒麟喷泉不时传来淙淙水声,若非巨型的十字架,还以为是哪家文人的精致雅舍。这所具有122年历史的屋仑联合卫理公会,牧养和协助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移民,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美国华裔属灵的家。

芥菜种的开始

屋仑联合卫理公会是从Clay街主日学事工开始的,经过10年的培育和成长之后,迁入现址为第八街的建筑。开荒牧者Gidson牧师是加州卫理宗四位海外传教士之一。当时他从海外回国,看见中国劳工在沙加缅度的港口停留,后转站到其他邻近的地区,便首先在沙加缅度设立牧养中国移民的教会。数年后陆续在洛杉矶、三藩市和屋仑华埠也建立了华人教会。

教会华社紧密相依

屋仑联合卫理公会在1913年正式委任了驻堂牧师陈乐生(译自Chan Lok Sheng),也开始按照社区的需要拓展多元化的事工。陈牧师不但担任牧养的工作,也活跃于YMCA以及建立华人医院等服侍新移民的服务中。由于这层紧密的联系,较后教会在修建新教堂、筹建教育楼时,得到了不少来自当地华人社区的捐献。

"我们相信教会和社区有著紧密的联系。教堂在起初的时候办中文学校,也是因为华埠有这方面的需求。"陈牧师的长子在回忆时说道。当时教堂设有图书室,钗h华侨喜欢到那儿看报纸。教堂楼上也出租给低收入的单身人士。

中华文化为桥梁 教会积极展开外展工作

事移境迁,随著第二代、第三代华人的诞生,教会也面临会众重组。起初的会友以中国移民为主,自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逐渐改变为口操英语的美籍华裔。此外,会友的经济条件有所提升,亦纷纷迁出华埠,多数的会友不再是居住在教会附近的居民。

教会在华埠的外展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展开。教会开始关注如何协助新移民融入美国当地社会,包括津贴开设英语会话班、办托儿所等服务。教会也抓紧中华文化作为接触华埠居民的桥梁,积极举办粤曲演唱会、中秋晚会,并设有国语团契。此外,教会也投入到社区的文化节等活动,例如今年街会的文化演出及教会开放日,就属于外展工作之一。近日,教会在教堂外设有电视,将崇拜实况转播,吸引好奇者停驻观看。

此外,教会网站的设立,也使有意寻找聚会所的新移民或留学生,有机会通过网际网络认识教会,和教会取得联系。教会主任刘金福牧师表示,一些华裔留学生就是通过教会网站认识屋仑联合卫理公会而前来参与聚会的。

感恩心迎挑战

"会友的流动性大,或者是会众多为新移民的关系,不多不少也会将这种的移民心态带进教会。"刘金福牧师在提及教会面临的挑战时说道。经过约17年的牧会,他发现大部份会友已经换了一批人。此外,牧养中英文两堂不只是存在著语言的差异,由于文化不同,崇拜的风格也不一样。比方说,中国人对崇拜的传统观念是敬虔、严肃的,而美式教育的群体则倾向欢庆或较为随意的崇拜气氛。

"我们不可能都一样,但是需要在传福音的事上同心。所以教会采取平行、双轨的事工模式。"刘牧师说。当然,要维持会众的合一,还是需要牧者以及委员会共同具有"一个教会"的意识,并且不断强调和维护下,才可以同处一个屋簷下。

"我想,我们都需要知道这所教会是在先人的努力下获得的,身为后来的人,享有这一切时不可忘记前人的付出。带著感恩的心,将它延续下去。"中文堂主席林先生说道,"我们都需要一个家,有人在这里成长,出外读书后依然回到这里,即使不再住在附近的地区,也会回到这里崇拜。我想,这所教会也的确成为了不少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