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11月1至7日举办第30届培灵奋兴大会,主题为"明日之后──启示录释经讲道系列",苏牧师探讨千禧年观的不同发展,强调人类无法自行建立千禧年国度,最终的救赎来自耶稣基督,呼吁教会让主作王。
阅读启示录的四种态度
在首晚的培灵会,苏颖智牧师(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创堂及荣休牧师、恩福神学院院长)讲解启示录第1章,指出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徒阅读《启示录》之前应持有四种态度:首先,要谨守大使命和大诫命;其次,对于意见不同者需要达成和而不同的共识;第三,针对事件本身表达意见,而非针对个人;最后,应以幽默的方式与持不同看法的人和平相处,甚至对某些信仰观点进行幽默化的反应,如对后千禧年说:"真佩服你的信心,大家可以在千禧年国度中等主来享受!"对于无千禧派则可幽默地表示:"你这么容易满足,真让人佩服你的乐观人生态度!"
苏颖智牧师接著引用犹大书1章20至23节,提醒信徒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更要在圣灵里祷告,保持在神的爱中,并仰望主耶稣基督的怜悯。他特别指出,对于犯错的人,我们要抱有怜悯的心,努力将他们引导至耶稣基督的怀抱。
教会是否真的让主作王?
面对异端,有些教派自言成立于1914的"耶和华的国度"(千禧年国),新天地的教会认为其教会已经处于新天新地的时代。我们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神的国是否仅仅是一个空壳?现时谁是"空中掌权者"? 罪与死亡是否已经被清除,我们的教会是否真的让主作王?
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苏牧师分析一些著名神学家对《启示录》的不同解读。奥古斯丁早期倾向于按字面解释圣经,后来却改用灵意解释,认为教会已经取代以色列。马丁路德认为,《启示录》的预言指向历史中的事件,特别是罗马帝国的情况。加尔文则反对千禧年主义,认为这一千年应理解为教会仍在世上争战的期间。
苏牧师进一步探讨,虽然宗教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教会内部的和谐始终是一个挑战。他提到如2016年世界信义宗联会向重浸派寻求宽恕的事件,提醒我们不应重蹈覆辙,重视教会的和谐与包容。
千禧年观的发展:人类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建立千禧年国
关于千禧年观的发展,这已成为神学讨论的热点。随著时代变迁,人们对这些观点的探索和理解也在不断演变。苏牧师强调,人类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建立千禧年国。德国学者奥斯德(Johan Alsted)在经历德国30多年战火后,见证了人民的苦难,这也改变了他对千禧年国的看法。对于千禧年观的发展,可以分为"后千禧年派"、"前千禧年派"和"无千禧派":
- 后千禧年派认为教会应先建立千禧年,然后耶稣才会回来。随著人们对后千禧年主义的失望加深,因为只有耶稣基督的介入,神的国度才会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前千禧年派因此应运而生。
- 前千禧年派相信耶稣基督会在千禧年国度来临之前重回。事实上,千禧年国度是由耶稣基督亲自建立的,而非人类的成就。
- 无千禧派则认为已经实现了一种耶稣肉体尚未返回的状态。
《启示录》并非世俗的天启文学
在讲道的下半部分,苏颖智牧师介绍《启示录》的文体。《启示录》不是一般世俗的天启文学,因为世俗的天启文学通常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启示录的作者清楚介绍自己,而且是来自耶稣基督的启示,将神的道和耶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
世俗的天启文学是悲观幻想出来,启示录却清楚指出永世君王是主,耶稣基督将会消灭撒旦、敌基督、假先知、罪和死亡。而且世俗的天启文学通常都讲得很蒙糊,启示录不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按作者的原意解释。启示录是一封书信,按著书信去解释,信徒读启示录能清楚主基督的救赎。
最后,苏牧师鼓励所有信徒,坚信耶稣基督的救赎,强调:"我们无惧明日之后,因为耶稣的救赎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