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促使不少新兴名词产生,当中"蚁族"一词反映了现今大陆社会一个可悲的现象。他们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神州华传刊物最近一期《华传》探讨了"蚁族"的现状及福音的需要,从实际接触的经验及一些沦为蚁族的青年人的故事教人一窥这批新生弱势群体的状况及福音契机,更有弟兄姊妹亲到其聚居处分享福音,并带来一手经验与大家分享及参考。
这些大学毕业、原本应该充满梦想的"80后"大军在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劳动力巿场调整的现实下,不得已沦为低收入,并为了抵抗高租金而聚居于城乡"聚居村"的蚁族。高智、弱小、群区,与群体的蚂蚁有著相同之处,是这群体得名的由来。他们的平均收入少于人民幤2千元,大部份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虽然怀著高等学历,生活情况却堪忧。据统计,蚁族人数庞大,据2010年的《中国人才蓝皮书》估计,仅北京就有蚁族至少10万之多,而其他大城巿如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在全国估计数目上百万。《华传》该文的作者更以唐家岭蚁族1.7万推算,在北京类似于唐家岭的地方数以百计,加上更多散居于巿区的蚁族人口,他估计蚁族人口至少比《蓝皮书》的数字高出30倍。
昆明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巿相比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生活压力也较小,但近年该地发展城中村改造计划,使房租频频上涨,以致蚁族难以负担房租而离开城中村转居城郊结合的地区。而近年物价上涨令生活开销猛然上升,更令不少蚁族同时成了"月光族"。文中引一位研究生毕业的蚁族的话:"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当你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生眨值了;当你考上研究生时,研究生也眨值了。……每天都辛勤的工作,结果也只能是勉强糊口。父母都已渐老迈,却无力养家……。"对现实的无奈感、生命的失落、迷茫、破碎和焦虑在这些蚁族子弟身上表露无遗。
另一沈阳的蚁族大专毕业后在动漫产业公司中做临时工,可是为了与公司签劳合同,他两次经历过三个月的免费"试用期",但每每试用期未满,所属的专案组就解散了,结果虽作了临时工,却一分工钱也没赚到。他表示自己连蚁族都当不上,因为自己连1200元的收入也没有。他与父母及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亲是工人,工资微薄,祖父母的退休金成了一家五口稳定的经济来源。他的愿望是能有一份人民币1千元月薪的工作,与别人合租房租,独立生活不拖累父母。不被看好的蚁族竟成为这青年的小梦想。
有教会在09年圣诞节在北京唐家岭蚁族聚居村作传单式邀请。他们在当地的一个社区公寓里一户一户的敲门,发出了近100份邀请单。他们发现那里的邻居之间基本上互不认识,防衞心也较强。更令走访者吃惊的是在接受传单者中没有一个是基督徒:"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空间上的距离,而是群体和群体之间的距离。"结果当晚在永丰屯的圣诞聚会中有十多位朋友到场,并接受耶稣基督。在接下来的其他福音聚会中,弟兄姊妹都能看到蚁族对福音的渴慕。
作者把几次蚁族传福音的经过总结后认为,蚁族是尚待开发的新福音群体,他们对福音的渴求与上世纪80、90年代民工对福音的渴求一样,因此认为城巿教会有必要重新思考新的传福音策略,要羸得这群体。
-
【使命商道论坛】使命营商之道:要喜欢传福音,亦要喜欢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莱坞明星分享洛杉矶大火动态 表示"我们信靠上帝"
好莱坞明星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矶附近的野火发生后首次回到家中,并于1月22日更新了灾后动态。这位直言不讳的基督徒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感谢大家的祷告和支持。他表示,尽管损失惨重,但"我们坚韧,并且信靠上帝,把这一切视为一种祝福。"
-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判重罪,带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总统。"爱与冲突和睦事工"会长刘哲沛律师从法律和信仰的视角,将川普的经历与保罗在捆锁中的福音见证相联系,强调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义。他也指出,无论世人的身份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稣基督而被赦罪,成为神的儿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