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挪威考古队发现19座建筑物、一座装饰有宗教铭文及圣经段落的教堂,疑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
揭示公元 5 世纪修道院生活
埃及古物部(Egyptian antiquities ministry)近月表示,开罗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挪威奥斯陆的挪威法国团队,进行考察期间在埃及西部沙漠拜哈里耶绿洲(Bahariya Oasis)发现新的基督教遗址,揭示了该地区公元 5 世纪的修道院生活。
该古物部发声明指出,考古团队于遗址进行第三次挖掘活动发现"几座由玄武岩制成的建筑物,其他的则是雕刻在基岩内,有些是由泥砖制成"。该建筑群由包含三个教堂和修道士牢房废墟的六个部分组成,其墙壁上有涂鸦和具有科普特内涵的符号。
项目负责人维克多·吉卡 (Victor Ghica) 说:"发现了的19 座建筑物和一座雕刻在基岩中的教堂,墙壁上装饰著『宗教铭文』和『希腊语圣经段落』,揭示了该地区修道院生活的本质。"
他补充,自公元 5 世纪以来就有修道士存在,这发现有助于了解埃及这一地区建筑物的发展和第一个修道院社区的形成。
据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称,这个位于首都开罗西南沙漠的偏远遗址在 4 世纪至 8 世纪期间被占领,在 5 世纪和 6 世纪左右可能是活动高峰期。
埃及与基督教连接起始点
英国历史学家马丁·惠托克 (Martyn Whittock) 在《今日基督教》(Christian Today)撰文,认为该次的发现最引人注目,是埃及与基督教联系一起。
《圣经》马太福音记载,约瑟和马利亚带著耶稣到埃及躲避希律王的杀戮,被暴君强迫离开家园,作为政治难民住在那里,这是埃及与基督教信仰的第一次联系,修道院社区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根据早期教会传统,基督教于公元 1 世纪由使徒马可传入埃及,基督教似乎很早就在亚历山大、其他城市的希腊语中心和城市扎根,然后传播到农村。
教会发展至 5 世纪,埃及和叙利亚的基督徒团体拒绝接受被东罗马帝国统战的所谓"基督教",双方对基督论的差异进行激烈争论。不过,由于这种分歧使 7 世纪伊斯兰入侵时不易被同化,尽管埃及被伊斯兰征服,埃及基督教会却幸存下来。
惠托克指,现代的"亚历山大科普特东正教教堂"(东方东正教教堂)是伊斯兰教到来之前,在埃及存在的原始基督教社区的直系后裔,今天大多数的埃及基督徒属于这个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