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丘恩处博士神学讲座:圣经数字深层的探究:(一)、(二)
在前面讲座基础之上,丘恩处博士又开始探讨一些关于年代问题的争论,首当其冲的是以色列百姓究竟在哪一年出埃及的呢?
他表示,"列王纪上"第六章1节的经文提及以色列人出埃及后480年,即所罗门作王第四年开始建造圣殿。按照一般圣经历史学家计算,所罗门作王第四年是公元前969年,那么可得知出埃及是在公元前1449年。很多传统释经学者都接受此观点。
然而,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将之一的尼迦妥(Nicator)在控制整个叙利亚之后,于公元前312年在叙利亚建立西流古王朝。他登基后,沿袭亚历山大大帝的优待犹太人的政策,于是犹太人便定这年为出埃及后的一千年(10的三次方,表示受压制者得自由的禧年之意)。换句话说,当时的犹太人并不接受"列王纪上"第六章1节的说法,而认定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在公元前1312年。
但是,近代学者对以上两个观点皆给予否定,因为他们根据圣经的记载和一座现今放在埃及博物馆底层的古碑的资料,算出公元前1220年才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份。
那么,"列王纪上"第六章1节提及的480年到底是怎样得来的?难道这句经文出现错误了吗?丘博士对此解释说,其实在所罗门王设置书记和史官之前,以色列人尚无正确的年代记录,而"480"只是一个富有神学寓意的数字——表示12支派都在属地完全(40)平安的(所罗门的愿义)日子(12*40=480),就开始建造圣殿了。
丘博士又简单谈及犹太人"创世历"的由来。原来,在认定出埃及为一千年的同一年(公元前312年),犹太人就制定了"创世历"。他们根据"创世纪"第五章各人的年岁,鉴定当年(公元前312年)是创世后第3448年。
依照如此算法,今年2011年就是创世历的5771年。这亦是现今以色列国和全球犹太人纪念的年数。不过,现今仍有很多犹太人认为不能把"创世纪"第五章的数字用作纪录创世的年代,便以"传统历"来替代"创世历"。
接著,丘博士又讲到犹太人常利用希伯来文字母数值,来做人生生活的教训。他说,希伯来文22个字母亦可用做计数的数字,其数值按字母的次序分别是:1,2,3,4,5,6,7,8,9,10,20,30, 40,50,60,70,80,90,100,200,300,400。
他举例在"创世纪"第十四章,四王与五王争战的记述中,双方兵员人数都没有记载,亦没有说明亚伯兰的盟友带了多少人去帮忙,却指明亚伯兰带了家丁318人。为什么圣经唯独确切记载亚伯兰带领的家丁人数?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数字"318"上。
丘博士解释说,"318"是亚伯兰管家以利以谢(创15:2)之名的字母数值,而以利以谢的愿意是"上帝的帮助"。圣经明确记载数字"318"是旨在说明,亚伯兰之所以能将他侄儿罗得救回来,乃是依靠"上帝的帮助"。
使徒约翰著作中的数字
随后,丘博士又把话题移到使徒约翰的著作:"约翰福音"、"约翰一、二、三书"和"启示录"。他表示,约翰亦是犹太人,其著作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数字,尤其是"约翰福音"和"启示录"。
首先,"约翰福音"有暗藏的数字"七"。比如,"约翰福音"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在后来加上的第二十一章里,亦有个暗藏的"七",就是那些和彼得一起在提比哩亚海打鱼的七个门徒。
不过,丘博士认为这卷福音书最为突显犹太文化的,还是第二章1节的头三个字"第三日"。一般来说,读经的非犹太人见到这"第三日"时,都很自然的会到第一章里去查看。第一章29节提到"次日",35节说"再次日",43节则记述"又次日",那么到第二章1节按理说应该不是"第三日"才对。可是,依照圣经原文来看,这里却明明记载的是"第三日"。
难道圣经原文有误?当然不是!丘博士解释说,其实这里的"第三日"不是从前面那一章数算来的日子,而是依据"创世纪"第一章9至13节而得的。因为在那段有关上帝第三日创造的经文中,有两次提及"上帝看著是好的",所以犹太人一向都认定第三日(即星期二)是"双好日"。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仍有很多犹太青年人(尤其是正统派的犹太青年人)都会选择星期二举行婚礼。
因此,当犹太人一读到"第三日"三个字时,都会知道下面所记述的必然是与婚礼获婚筵相关的事,而不会按非犹太人的习惯到前一章去查看日子了。使徒约翰亦是遵循这样的惯例,在"第三日"后面所记的,就是耶稣在婚筵中以水变酒的神迹。所以,当我们知晓犹太文化时,就不会为"第三日"的问题产生困绕。
使徒约翰另一著作"启示录"亦充满了数字,尤其是与神圣相关的"七",与完全相关的"十",以及蒙恩得宠的数字"十二",并其相关的数字。
丘博士特别提及"启示录"7与14章出现的数字"14万4千"。他表示,末后的这个数字14万4千,是来自12*12*1000(10的三次方),意为旧新两约中完完全全得救的属灵人数。
接 丘恩处博士:圣经数字深层的探究(四)
丘恩处博士:圣经数字深层的探究(三)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