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总干事谈海外差传"宣教的原动力"

mission111111.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墓园中,有一个"无名战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日以继夜,年复一年,都有士兵在那里站岗;每当新站岗的士兵来接班时,要交班的士兵会向新接班的士兵有所交代,而所有交代的话都是一样:"命令没有改变"。

同样,主耶稣升天前给门徒的使命,直到今日仍是一样没有改变:"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虽然两千多年来有各种不同的变化,人文、科技、环境、社会……各方面的,但是神的话却永不改变,差传的托付仍是一样:"命令没有改变"!

一、差传的策略—同时并进

若仔细查考原文,并参阅多种圣经版本,使徒行传一章8节,也许应按其原意译为:"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同时(一并)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因此,我们看见,关于普世差传的命令,神亘古不变的策略是近处与远方同时并进,而不是做好了一处,才前进一步。愿神恩待,叫我们深明神的心意,齐心努力,多管齐下,远近同时宣教,在普世差传圣工上更上一层楼,完成主的大使命!

二、差传的能源—依靠圣灵

当主把大使命交托给使徒时,简直有点强人所难。按人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都是"无知的小民",没有一个博士,且从未办过大事;没有一个会说英文,且个个不懂中文。怎么能把这种全球性的大计划交给他们去筹划、执行?

感谢主,祂早有安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著能力。"(徒一4至8)

使徒们信仰纯正(耶稣亲自教的),有生命、有经历(与主同行三年半),他们尚且需要等候圣灵降临,何况我们?圣灵差派工人,圣灵开传道的门,圣灵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差传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离了圣灵,我们甚么也做不了,离了圣灵,亦无法产生属灵的果效,所做的都将是劳民伤财!重点是我们如何得著圣灵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路十一13)要得著圣灵的方法,就是祈求,而且经文是用非常强调的语气,它先提到我们人虽然不好,尚且知道会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那位极其爱我们的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又说:"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徒五32)所以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若要得著圣灵,只要在我们和神之间没有罪的拦阻,而我们又确实求了,那我们就凭信心接受圣灵,我们应当相信神的话过于我们的经历才是!

三、差传的突破—"但"的改变

当我们按照主的差传策略,依靠圣灵的大能大力,必将产生"但"的改变:

1.人力的突破:原本使徒都十分软弱,像常人一样;但在初期教会史上,却个个都成了差传的强人、超人,只因圣灵的能力进入他们里面时,他们的生命就得以转化、更新。就如苏格兰著名宣教士施玛利(Mary Slessor),在少年时十分害羞,是一位极平凡的柔弱女子。但是长大后被主爱激励,被圣灵感动引导,献身到非洲去作宣教士,刚强勇敢,为神做了大事。死后,伦敦差会需要派20位男宣教士去接续她的工作。

2.四墙的突破:原本使徒都聚集在一处(参徒一4),但当他们领受圣灵后,就能为主"走出去"。愿圣灵动工,引导我们跨出教会,走入社区。从前澳洲有一位金丝姊妹(Miss Huggins),她在18岁时手足中毒,最后医生必须把她的双臂两脚都锯掉。自此以后,她只能躺在床上。后来她信了主,非常关心别人的得救,但苦于无能为力。有一天,圣灵感动她想到一个异想天开的方法:藉著一种特别的设计和装备,用肩头写信。结果,她依靠圣灵的大能,一生写了无数的福音信,竟然获得1,600余封回信,表示愿意信主。

3.城市的突破:"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差传与圣灵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例如:圣灵引导保罗去马其顿、带领腓利去旷野、催逼彼得去哥尼流的家等,这正如当年宣道会的创办人宣信牧师,因著圣灵的感动,流著眼泪呼吁:"让我们到尚未听闻福音的地区去传福音!"跟著,宣教士迈向广西、高棉、越南、西藏……。

4.种族的突破:经文指明"和撒马利亚",因以色列曾亡于亚述,致使撒马利亚成为人种混合又复杂之地,正统的犹太人不与他们来往;但却因圣灵的工作,带领腓利到那一带去宣讲基督,带来种族的突破。

英国的富能仁(James Outram Fraser)宣教士,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20岁即在伦敦举行第一次钢琴演奏会。他在皇家学院就读时信了主。23岁到了中国,圣灵感动他离开舒适富裕的家,放弃工程师灿烂的前途,进入中国西南不毛之地的傈僳人中传扬福音。富能仁的宣教生涯,历经患难,来华12年之后才建立起第一个僳族人的教会;但当内地会的同工最后于1950年撤离时,有800傈僳基督徒唱"哈利路亚"大合唱,为他们送行,确是神奇妙的作为。

富能仁毕生强调圣灵的能力,他对依靠圣灵宣扬福音的工作,有一段很优美的描述:

宣教工场上的福音工作,像是一个人手上拿著一根点著的火柴,在一个黑暗阴湿的谷中行走,想要点燃任何可以著火的东西。然而所有的东西都湿透了,怎样努力也点不著;但圣灵的灵火,可以使一切变得干燥,于是这边一株灌木,那边一棵树和几条桠枝,又远处一堆杂草、树叶⋯⋯都著了火。点火用的火柴和持火的人已经远去,点著的火却仍发出光和热。我们终将看到一小堆一小堆的火,烧遍了全世界。

5.国度的突破:经文更指示"直到地极",从使徒行传十三章起,我们看见福音事工,由向一族一家,进到向普世界。神在安提阿教会吩咐他们分派保罗和巴拿巴出去,去居比路、小亚细亚传福音;甚至到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国去传道。从此,福音被带到全世界。

6.生命的突破:经文末了说:"作我的见证"。甚么是见证呢?见证就是把我们经历过的事实告诉他人。见证甚么呢?见证"悔改、赦罪的道"(参路廿四47至48)。这也就是圣灵在你我身上所做的。

今日当我们接受三元布道、四个属灵的定律、福音桥等不同方式的个人布道训练时,材料虽有不同,但其中有一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需要预备一份个人蒙恩得救的三分钟见证,不但要写出来,而且还要背诵熟练,以至在任何情况,都能依靠圣灵的能力,见缝插针式地向世人述说,我们就将经历那领人归主的大喜乐!

(注:本文原载《传》双月刊第153期,作者姜武城牧师为美国中信总干事,题目略有改动)
  • 2020年以来美国宗教生活的五大显著变化

    2020年以来美国宗教生活的五大显著变化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疫情对美国社会的健康、工作、科技和宗教四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宗教生活经历了五大关键变化,对教会和信徒至今仍有影响。

  •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过大学宿舍事工触及少数族裔未得之民

    柬埔寨一宣教士近日分享聚焦于"福音未得之民"的宣教理念,并分享其在柬埔寨推动跨族裔宣教的实践经验。柬埔寨自1979年脱离赤柬政权后,45年来虽有多国差会投入高棉族(占人口95%)的福音工作,但境内尚有20个少数族裔因居住距离首都偏远山区,长期缺乏福音资源,很多福音未得之民。

  • 雕塑家查斯·费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创作过程

    查斯·费根(Chas Fagan)6岁时随家人搬到比利时,那时候他并不知道,半个世纪后,他将开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师,而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华盛顿D.C.国会大厦的雕像大厅。

  • 葛培理图书馆庆祝葛培理布道协会成立75周年 回顾属灵遗产

    本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葛培理图书馆(Billy Graham Library)正举行特别活动,纪念葛培理布道协会(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 BGEA)成立75周年,并缅怀已故布道家葛培理牧师(Billy Graham)一生的信仰旅程。

  • “复兴 2025” 全球华人启发大会即将在吉隆坡举行

    “复兴 2025 – 全球华人启发大会”(Global Chinese Alpha Conference, GCAC) 将于2025年3月18日至19日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Mega Star Arena 举行。此次会议预计吸引3,500多名与会者,涵盖500多家教会及机构,代表30多个国家的华人基督徒,旨在探讨华人群体在全球基督教信仰传播中的角色,并交流相关经验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