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從以色列、巴勒斯坦國歌 反映浪漫與怒火之爭

從以色列、巴勒斯坦國歌 反映浪漫與怒火之爭
從以色列、巴勒斯坦國歌 反映浪漫與怒火之爭

以巴戰爭之際,從以色列國歌《希望》、巴勒斯坦國歌《我的救贖》歌詞,洞察兩個國家的政治意識形態、人民的渴望,以及上帝有甚麼話説,救恩降臨在哪民族?

以色列國歌源自19世紀的猶太詩歌,1878年猶太詩人伊姆貝爾寫成《我們的希望》的初版,充滿著復國主義的「浪漫熱情」。

巴勒斯坦國歌依據1988年巴勒斯坦獨立宣言第31條,1996年於巴勒斯坦國民大會通過採用,充滿著保護國土的「怒火怨恨」。

猶太靈魂錫安朝聖 vs 巴人決心保衞家園

以色列國歌《希望》反映了以色列人民對於國家的希望和對猶太文化的認同。歌詞中提到「我們的希望還未破滅」道出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心聲;「還有一個猶太靈魂在渴望,向前向著東方,還有一顆眼睛望著錫安」表明以色列人對於恢復他們的古老國家以及在錫安和耶路撒冷建立自己家園的願望。他們希望成為自由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實現這樣的夢想。

相比之下,巴勒斯坦國歌《我的救贖》更加強調了對土地的救贖和對國家的忠誠。歌詞中描述「倚仗我的決心,我的火和我怨恨的火山」、「依仗風的決心和武器的火焰」、「我會用盡我的救贖,直到我的國迴歸」,直言巴勒斯坦人民倚仗火和怨恨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家園,人民堅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國家的建立,並願意為此奮鬥,出於對土地的情感連結和對自由的渴望,直至國家迴歸。

以巴兩國之間的政治意識形態存在著嚴重分歧和衝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紛爭之中,爭論領土、歷史和政治權力等問題。兩個國家的政治理念和目標不同,這也是和平難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兩國的人民而言,有著對自己國家的渴望和對和平的期望,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實現這樣的渴望需要雙方的努力和妥協,才能達成和平共處的憧憬,實現彼此的夢想。

因信稱義:不分種族進入上帝大家庭

儘管以巴兩國經歷了歲月的淬煉,踏上和平之路仍然漫長,上帝的眼中每一個人都是按照祂的形象所創造,彼此相待。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0章9至13節稱,猶太人和希臘人沒有分別,同有一位主,而且救恩降臨萬族萬邦:「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10:9)

願世上所有的人不分種族、社會地位,在末後的日子一起進入上帝的大家庭!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 葛福臨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禱告:「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

    在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宣誓就職前的幾分鐘,著名福音傳道人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國會圓形大廳為總統及第一夫人、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以及整個國家獻上了禱告。

  • 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促教會合一

    每年一度跨宗派、跨地域的基督教界年度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上週六展開,日期由1月18至25日。今年主題為「你信這話嗎?」選取自約翰福音11章26節:「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有關主題亦回應尼西亞信經所強調,耶穌基督是我們復活的主釋出愛與和平,願我們在此精神上攜手前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説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