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後現代文化思潮的衝擊和影響下,社會的道德觀、價值觀、倫理觀以及家庭觀出現嚴重扭曲。在這樣支離破碎和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基督徒該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呢?
世界華福新任總幹事陳世欽牧師,日前在大華府豐收華夏基督教會藉著詩篇127篇講解了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三大要訣。陳牧師的精彩分享讓無論單身人士、新婚夫婦,還是老夫老妻都受益終身。
陳世欽牧師把詩篇127篇稱為「合神心意的家庭之藍圖」。他從這張藍圖找出家庭的核心、基礎與責任,並從這三個角度分別入手講解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
要訣一:強化家庭的核心
家庭的核心是什麼?答案在詩篇127篇中「建造房屋」與「守護城池」兩句。陳世欽牧師澄清,這處經文中的「房屋」不是房子(House),而是指家人(Household);同理,「城池」的真正含義是指住在城池裏的人。
因此,陳牧師得出結論:家庭的核心是軟體,即家人(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強化家庭的核心,就是要強化家人的關係。
但現實情況是,太多的家庭誤把硬體當核心,反把真正的核心軟體忽視掉了。例如,很多父母為了拼命賺錢,忽視和兒女相處相愛的機會;雖然他們的房子變得愈來愈漂亮寬敞,生活愈來愈富裕,但家裏卻沒有愛和温暖。
陳牧師説,軟體的建造是無法用金錢換來的,需要父母花心思去精心培育。只有父母拿出寶貴的時間,多與孩子分享、交流愛,才是真正愛家、愛子女的表現。
要訣二:鞏固家庭的基礎
家庭若要穩固,那麼需要不斷鞏固家庭的基礎。陳世欽牧師指出作為家庭藍圖的詩篇127篇很清楚的表明耶和華就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只要牢牢抓緊耶和華,家庭就能經得起大大小小的患難。
陳牧師特別強調,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和耶穌建立穩固的關係。他認為,父母留給子女最大的財富是信仰,唯有信仰才能讓子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幫助他們迎接未來的人生挑戰,並學會靠主得勝挫折和失敗。
陳牧師又補充説,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延續,而父母是子女第一任的屬靈導師,教會主日學無法取代父母建立子女信仰的角色,把子女引向主的道路乃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要訣三:深化家庭的實踐責任
陳世欽牧師接下來講解「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腹中的胎兒是祂的賞賜。」(新譯本)他指出這句經文出現的「產業」在原文並不是產業,而是管理。
陳牧師表示,這句經文道出父母的角色:兒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而是神委託父母管理的;因此父母沒有權利把兒女佔為己有,而應按照神的心意去管理兒女。
陳牧師特別強調,要遵從神的話語去引導兒女的成長,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教養兒女。為此,他建議父母應先發現神給子女的恩賜,並按照這些恩賜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相關新聞:
陳世欽牧師分享打造健康有力婚姻四原則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