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当代的作家牧师Andrew Yu(五)

"他是牧师,所以没有一般诗人的缺点;他是诗人,所以没有一般牧师的缺点。"当代著名散文大师王鼎钧先生如此评价敬群牧师。其实,在一些文学大师眼中,牧师不仅是一位忠心事主的牧者,更是一位酷爱写作、才华横溢的作家。

对于许多有志献身于文字事奉的弟兄姊妹来讲,曼哈顿华人浸信会主任敬群牧师可谓是他们巨大的"属灵宝藏",他身上有数不尽的属灵财富: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是海外知名的散文家、诗人;他对文字工作极有负担,文字耕耘五十余载,常在基督教刊物发表福音、灵修文章,是当代的牧师作家。

因此以资历来说,牧师绝对配称是基督教文字工作者的前辈、青年文字事奉者的导师。日前,本报有幸采访了敬群牧师,请他分享自己当年是如何走上文字事奉的道路、如何挖掘并培养自己的文学恩赐以及文字工作经验谈,并对有志参与文字事奉的弟兄姊妹给予劝勉指导,盼望他的分享让弟兄姊妹受益终身。

记:本报记者
敬群牧师


专访当代的作家牧师敬群:(一)(二)(三)(四)

记:去年出版的《和谐之歌》是您最新的力作,您在自序中提及,这本书可说是青年励志文集,可见您对青年的福音工作很有负担。对于那些有志从事文字事工的青年弟兄姊妹,您能否给他们一些劝勉之言呢?

:我觉得没有人是一生下来就会写文章的,要获得成,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忍耐。记得我第一篇文章被报刊采纳前,我已积攒2箱子的被退回来、未接纳的稿子,因此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著名旅美作家、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冰凌自曝当年他向报社投稿360多次后才被采纳,换句话讲冰凌经历360多次的失败后才在写作道路上有少许的收获。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见成人士的辉煌一面,更要明白他们当初是走过何等的艰辛曲折之路。

我觉得青年弟兄姊妹若有意从事文字工作,首先要有从神来的呼召,这是第一要紧的事;其次要信靠主、向主求恩赐。第三,多读有关写作的书、多学习、多训练;第四,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以我多年写作的经验来看,我们起初写文章不要一下子就写得很长,亦不要硬著头皮写,待自己有了真情实感后再写。另外,文章写好后,不要急著投稿,而是再耐心修改,这样我们的写作才能进步。此外,我们不要骄傲自满,要常告诫自己——我的文章永远没有"最好",只求不断努力让其"更好"。

记:有些年轻弟兄姊妹乐意为主服事,对文字事奉亦有负担,可他们感叹自己文笔不好,又不懂得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对此,您能否给他们一些指导,让他们发掘自己的恩赐呢?

:其实这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很多恩赐要自己发掘的,对于有志从事写作的青年人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努力学习。而且要倚靠主。其实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个作家的,你看使徒彼得,他是渔夫出身,渔夫是大老粗,没有什么文化的,但后来他写的《彼得前书》、《彼得后书》却成为后人准备博士论文的参考资料。所以,我们不能轻看自己,不要对自己妄下结论说自己不行,重要的是我们要倚靠主。此外我们还要懂得,为神作事情,主要的不是结果成与否,而是是否对主忠心。只要我们努力、作得合乎主心意,那每个弟兄姊妹都会成为优秀的文字工作者。

全文完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