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馨八周年筹款会 助受虐妇幼航向希望

GOH-2.
纽约励馨八周年募款游轮宴会于中秋节前夕热烈举行,部分励馨同工、顾问及义工合影。(图:励馨)
纽约励馨八周年募款游轮宴会于中秋节前夕热烈举行,230多位支持者应邀出席,大家以实际行动传爱守护弱势妇幼,向社区彰显基督徒的爱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家庭暴力导致很多家庭支离破碎,成为社会的一颗毒瘤。受虐者的人生常是外面带著许多有形与无形的枷锁,里面隐藏著看得见的身体痂痕与看不见的心灵伤痂。

为此,纽约励馨的事工一直是朝向全人关怀与辅导的目标发展:包括中文热线、危机处理、紧急救助、安全庇护、法律援助、社会福利、心理咨商、就业辅导、成长团体、灵命关怀等,以协助受虐者脱离被虐处境,增强自我保护及重建生活能力。

目前纽约励馨提供中长期服务给六百多个遭受家暴或性侵的华裔妇女及儿童,陪他们一起走过家庭的风暴、死荫的幽谷,重新站起来,找回笑容、恢复生命力。其贡献有目共睹,得到社区的广泛嘉许。

纽约励馨总干事刘元芬分享说,一个助人事工的开始,需要异象、爱心与勇气。而助人事工要能持续不断地拓展,发光发热,则需要社会大众发挥集体爱心及道德勇气,愿意"为哑巴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圣经箴言31:8)。

纽约励馨八年的成长非常显著,除了救援服务,纽约励馨更是积极地从事改变社会不公义、倡导家庭和谐零暴力之预防性工作。

透过大众传播媒体,工作坊,演讲及社区活动,纽约励馨积极地从事防治家暴及儿虐公共宣导,让这个议题在华裔社区中不再是个禁忌,有愈来愈多受暴者愿意鼓起勇气拨打励馨热线寻求帮助,每年有超过六千多人次曾经遭受家暴、性侵、儿虐及有其它家庭问题的求助者寻求咨询、转介及情绪支持。

刘元芬以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励馨事工报告作一个精辟的总结,"这些受暴妇女如同在人生旅途中触了礁,纽约励馨给她们一个救生圈,并邀请她们上船,重新出发,航向蒙福的下一站。"

在经济不景气,政府及企业界预算大幅删减的时期,需要纽约励馨服务的人反而更多,刘元芬希望社区能持续的支持励馨,让爱与希望源源不绝的传下去。这次募款所得将提供华裔受虐妇女及其孩子免费及保密的服务。需要帮助或愿意支持的民众,可以致电纽约励馨1877-990-8595, 网站是www.gohny.org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