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是一個尋求神而又具有感召力的以色列領袖,他在與米甸人作戰前發現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三萬二千人的以色列軍隊要對付十三萬五千人的敵軍。為此他決定向神討明證﹐好鼓勵以色列百姓的信心和勇氣。於是基甸向神求證説:「你若果照著所説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若單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幹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説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果如所説,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來。基甸要再求證一次,但願羊毛是幹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第二天果然羊毛是幹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如何解釋有關基甸幹羊毛出水的神跡?該神跡對現今的基督徒有何重要意義?今天的基督徒可否用同樣的方式向神求印證呢?紐約南塔光浸信會主任顧奇偉牧師近日透過本報神學信箱對此問題給予回復。
答:首先談談基甸用羊毛幹濕來求問的屬靈意義。羊毛代表著信徒的本性﹐就是順服主。一圈羊毛代表著以色列民族。禾場代表以色列的收割地方﹐也是代表他們面臨的戰爭。露水代表神的餵養,單根羊毛無法擠出水份來,只有一圈羊毛擰在一處才可以,經過神恩典的露水餵養滋潤才能擠出滿水坌的水源。
基甸已經得到神的得勝保證,但他再次要求神行奇妙之事,這顯然表明基甸的信心非常弱小。記得當基甸蒙神呼召的時候,神已經清楚地指示説,基甸將成為以色列的領袖,釋放以色列民族從米甸人的逼迫之中(士6﹕14-16)。一般舊約解經家認為,基甸和今天信徒一樣都有類似的經歷。當他們面對相比懸殊的敵我陣營時,內心會感不安,再加上敵人武器裝備遠超自己,更讓以色列百姓懼怕。這實在説明基甸對神的懷疑是很大的。基甸忘記一點真理:神是信實的,祂的應許永不改變。因為耶穌基督的應許是建立在公平公義的基礎上的,而且是永不動搖。神忍耐了我們的小信和軟弱,好像父母忍耐孩子們的無知,目的是造就他們成熟的信心課。換句話説,基甸有信心,但是信心還不夠,需要加添。
那麼,基甸的請求是否合理?基甸使用羊毛幹濕來試驗神是否對頭?假設這種試驗是神許可的話,就説明神體貼我們的軟弱。如同昔日神使用大東風一夜之間吹幹大海之水,神使用太陽和月亮那樣來提供以色列得勝的大好時光,那麼神自由地許可通過自然和其它神跡來驗證以色列的得勝。這樣看來,這是神的主權的自由發揮。從人看來,向神討證據本身無可指責,但是懷疑神的美意則是人的問題。研讀本經文時要注意不可將它與耶穌時代的文士、法利賽人求神跡相提並論,因為基甸與文士、法利賽人求神跡的目的不同、結果也不同。
今天的信徒是否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向神求印證呢?我的回答是:為了福音事工發展、個人得救,可以求聖靈來印證神的帶領,但不可用基甸的羊毛幹濕的方法來印證神的美意。因為聖經是神的話語,是聖靈寫成的,是最明智的帶領。至於信徒個人的前途,像大自然和天地萬物一樣,都在神的恩手掌握之中,任何強求和妄求都是無法實現神的計劃的,任何帶著私心和目的不正,如財致富的乞求都是好勞無的幻想。
神學信箱:如何看待基甸幹羊毛出水的神跡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