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神學院昨晚(1月28日)舉行一週年感恩晚會。雖然美福不及有宗派背景的神學院般歷史悠久、也沒有美國本地神學院般有聲譽,可是在短短一年之間,就得到了灣區眾教會和牧者、學生的熱烈支持及見證,可見神所託付美福的使命任重道遠。
亦師亦友 營造温暖神的家
美福的神學生在感恩會上分享了他們在美福學習的經驗。一位弟兄上台見證,指美福神學院的教授和導師們刻意把神學院的氣氛營造得像一個家、又像一個教會,讓學生們有一個温暖的學習環境。
神學院的導師不單止傳授理論或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更注重關懷學生的需要,與他們溝通,為他們提供屬靈的輔導。另外,星期六早上上課前,會有一起讀經、唱讚美詩和祈禱的時間,好像教會的聚會一樣。還有一些神學生學習到殷勤事奉之道,為教授同工和同學們準備很好的早點。對於一些平日要忙著上班沒有時間好好吃飯的同學們來説,真的「比家裏吃得還好」。同學之間也互相幫助,彼此交流事奉經驗,信仰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不少神學院純注重神學知識的實際培訓,在過程中卻沒有帶領學生在個人靈命上更進一步,導致他們滿腦袋知識,卻沒有信仰生活上的滿足。美福神學院在這方面卻做得非常不錯。
課程多元化 緊貼事奉工場
根據會上播放的一段簡介美福神學院的影片,學院所提供的課程非常多,都各有特色,適合不同恩賜的弟兄姐妹修讀,包括道學碩士(宣教/教牧/聖經三個主修可選擇)、聖經研究碩士、福音傳播碩士、聖經研究文凴、福音傳播文憑。
其中新設立的福音傳播碩士課程,是為有心志以大衆傳播媒介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在教會或基督教機構中事奉者,提供研究院程度的神學教育。這課程幫助學生結合聖經、科技和傳播媒體,應用到傳福音和宣教事工上。由於灣區有很多電子科技的專才,而美福神學院也是為很多在職人士提供神學培訓,此課程特別能引起興趣。
很多學生在影片中見證説,神學課程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特別在事奉的時候,可以把學習到的知識立刻應用上。
回應時代需要 蒙神的大恩和喜悦
美福神學院董事會主席阮雄長老師母昨晚在台上回顧了美福是怎樣蒙神的旨意和恩惠而建立起來的。她説,美福的建立是讓我們經歷到「神能」。
在灣區多年的阮師母對於灣區神學教育的需要一直都非常關注,像她本人一樣,希望以兼讀形式得到神學教育的同工或肢體們很多,但是在灣區一直缺乏這樣的一所神學校。1973年,基督工人神學院初步在柏克萊開課,滿足了兼讀神學教育的需要,一些灣區有熱心學習的同學都跑到那邊去,直至1996年,校舍遷到灣區東北部之康科德(Concord)。
阮雄長老後來在基督工人神學院那邊認識了陳若愚牧師和熊潤榮博士,得知了他們想在灣區辦學的異象。阮雄長老跟師母説他自己受到了感動,要幫助他們兩位。阮師母坦然當時雖然覺得這所神學院是神給灣區肢體們多年來禱告的回應,可是心中卻對於是否值得全力支持這所學校感到非常疑惑。她甚至提醒阮雄長老要每月有薪水、要交好房租等才好。她又認爲用他們的能力來一點一點地幫助每一所神學院是比較可取的,不需要全部投入在一所神學院身上。
於是,阮雄長老夫婦兩人在神面前爲了這件事禱告。阮師母説,如果這是神的旨意,她是絕對不敢阻攔的。當阮雄長老已經帶著絕對的信心來為神學院的經費和教學資源禱告的時候,阮師母還在一邊禱告説「如果這不是神的旨意,請加上百般的攔阻!」
可是,神奇妙的工作一件一件地發生,不但是籌募經費上都有神的預備之外,就連聽説這所神學院將要成立的弟兄姐妹也努力幫忙做宣傳和找義工。美福神學院就在很多天使的幫助下,衝破一道又一道難關,正式成立了。成立不久以後,她更親眼目睹美福神學院友好的鄰居大使命中心會長王永信牧師一把年紀,仍然不遺餘力地幫助美福得到Use Permit,留夜出席公聽會。這一切不得不讓她感受到神在美福所動的善工。
阮師母最後説:「我是小信的人,但我所經歷的告訴我神能!我們是蒙福的人,我們不敢阻攔神的工作,而且更加努力地去做。」
神為美福打開的新機遇
在事工報告環節,陳若愚院長播放了一段去年三月份公聽會的錄影。當時很多灣區的華人基督徒、專業人士、著名牧者都到場作證,向政府表示支持神學院在本地建立。最後,神學院完全得勝,獲得了政府頒發的Use Permit合法營運。因爲那是集合多人的努力而得勝,所以令人非常感動。
陳院長還報告了神今年為學院帶來的新機遇。目前校舍租用的地方剛剛修飾完成,正式推出發售,湊巧房東是一位基督徒,他願意以地價把物業賣給神學院,預計需要100萬美元。陳院長形容這是大好機會,是神為他們所預備的,所以希望盡量籌募足夠的經費,購下這塊地,為神學院立好更加穩固的基礎。
美福——灣區培訓教會及宣教領袖的新基地
柯嘉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