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在哭泣時,基督徒在哪裏?教會又在哪裏?今天基督徒、教會最關心的是什麽?是靈魂的得救,還是聚會的人數?」
這是角聲總幹事勞伯祥牧師日前在紐約城市佈道特會專題上向現今教會及信徒發出的挑戰,他盼借這幾句話能促教會反思以往的佈道策略,找出能真正推動當今城市佈道之路。
勞牧師在會上指出現今很多教會在城市佈道的軟肋――只注重屬靈層面,忽視社區關懷,換句話講,教會只專注向人傳福音,提供屬靈關懷,卻未能滿足未信者的的肉體、文化上的需要,結果讓佈道果效打了折扣。
他表示,作為現今教會普遍採用的開佈道會與街頭佈道是很好的佈道方式,但只作這方面還不夠,教會還應透過社區關懷來滲透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層面,為主耶穌作強有力的見證。
勞牧師特意對比了基督教會與佛教的佈道策略,他發現現代佛教已摒棄單純宣講教理的佈道方式,而是把更多力量放在慈善救濟上,以樹立其在社區中的良好形象。就是説,佛教早已在注重經濟層面發揮其影響力。
相比之下,教會逐漸與世隔絕,信徒被關在教會四位牆壁裏只關心屬靈的事,結果把作為福音工廠的城市拱手相讓。
他舉出一個令人沉痛的例子。一次,劳師母帶領弟兄姊妹在社區作一些社區關懷工作,接近尾聲時,一個被關懷的人問她,「你們是佛教徒嗎?」
此事一直讓勞牧師耿耿於懷,他總捫心自問,為何他們不把作善事的人最先想成是基督徒?基督徒在他們心中是怎樣的形象?
勞牧師認為教會不應與社區脱離,不應只關注屬靈的層面,而是透過身、心、靈全人的關懷來影響社區,為主作見證。他表示這見證不單用口講,更是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來驗證。
角聲總幹事勞伯祥牧師促教會反思佈道策略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