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巡视黎巴嫩盼巩固停火协议

当地基督徒人口流失严重 74年间下降幅度为31%
8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展开在中东地区的第二天行程,此行他希望巩固以色列与黎巴嫩脆弱的停火协议。安南再次呼吁真主党释放俘获的两名以军士兵,敦促真主党把两名士兵转交黎巴嫩政府,或者透过国际红十字组织转交第三方。

据亚洲资讯网AsiaNews25日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基督徒人口呈现严重流失现象,主要原因不是恐惧而是当地的不稳定局面。现时的基督教所占比例已经由1932年的63%降至32%,加上当地的战乱,迫使更多的基督徒迁移外地。当地马龙教教主向国际组织发出援助的请求,同时更是恳求基督徒能留守一同重建黎巴嫩。

贝鲁特Sarba教区的教堂牧师Mgr Guy-Paul Noujaim公开发表他的担心:"这段时间有很多的基督徒离境,他们觉得有被离弃的感觉。"在Sarba教区Noujaim牧师已经建立起灾难中心帮助援解当地的需要。同时Noujaim牧师指出他们现时所面临的困难:当地将会有一半学生不能上学,适当的医疗设施也是急需解决的。

另一名贝鲁特的马龙教教区牧师Mgr Paul Matar恳求国际组织能在严冬来临前尽快采取行动援助当地的灾情,同时他表达如果现在基督徒人口流失趋势继续上升,将对重建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他并指出现在是重建的时候,基督徒和穆斯林教徒必须留守参与救援工作。

推罗希腊天主教大主教Mgr Georges Bakouni尽管在以色列和真主党的战争摧毁了15间教堂期间还坚持留守。他说黎巴嫩地区的战争其实是希望把基督徒逐出境外。他呼吁基督徒回家,"黎巴嫩是不会死的!"他示意基督徒不应把黎巴嫩交托在穆斯林的手中,因为基督徒更早来到黎巴嫩,应该与其他宗派共存。

黎巴嫩一直被视为是中东基督徒的避难所,或是一座连接东部穆斯林和西部基督教的桥梁,但现在正面临著基督人口大量流失的惨况。报导分析人口流失的因素为当地犹太人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频繁战争;伊斯兰教基本教义派的泛滥和西部基督徒对东部教友的忽略。而以上的因素归根是因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的动荡。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