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绿洲医院:信仰、祈祷、科学拯救癌病者

希望绿洲医院:信仰、祈祷、科学拯救癌病者
希望绿洲医院:信仰、祈祷、科学拯救癌病者

墨西哥提华纳的希望绿洲医院(Oasis of Hope Hospital)以信仰、祈祷和科学深入治疗癌症病人,那里有患乳癌、饮食失调的复康者分享身体、灵性被治愈的见证。

42岁的坎迪斯·皮尔彻(Candice Pilcher)来自佛罗里达州坦帕,两年前开始在这家诊所接受护理,面临第二次第四期乳腺癌的她表示:"我只知道主不希望我离开(死去)"。她告诉《基督邮报》最初她尝试传统的癌症治疗,但感觉不适合自己。上帝给了她耐心,通过坦帕家乡的一位妇女介绍她来到希望绿洲医院。

皮尔彻表示,专注于身体、情感和精神健康的综合治疗计划使身体状况改善,她透露在接受传统癌症治疗期间常常需要忍受疼痛。

另一位24岁的患者希尔(Oasis)来自底特律郊区一个贫困社区,他回忆起在接受希望绿洲医院治疗之前,饮食有多糟糕,他说向上帝保证"如果能活下来,将改变自己的生活"。希尔指出接受化疗的前一天,一位浸信会牧师寄来一封信和癌症病者的见证书,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希尔表示,患者在接受希望绿洲医院治疗后,需要像戒毒一样从不健康的饮食戒除,他自从接受治疗以来,认真地坚持健康饮食,甚至每周禁食三天。

希望绿洲医院于1963年由已故基督徒医生兼研究员康特拉斯博士(Ernesto Contreras Sr.)和他的妻子丽塔·普利多(Rita Pulido)创立,该诊所的使命是关注信仰,并照顾整个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健康。

现时希望绿洲医院由创办人的儿子康崔拉斯(Francisco Contreras)博士领导,他声称该医院治疗所有癌症,五年生存率高达癌症平均生存率的三倍,医院的使命是"分享信仰、希望和爱的治愈力量,推动医学和科学"。

对于癌病患者来说,希望绿洲医院不仅是一个医疗诊所,更是他们对上帝的信心和对健康希望的象征。康复者感激能得到这样的治疗机会,并相信这是上帝祝福他们的一部分,他们在越过癌症的同时也在歌颂上帝的恩典。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